第一百五十九章 盛正帝吐血

    第一百五十九章 盛正帝吐血 (第1/3页)

    太子等人攻下河县之后,就没有急着继续往郑县进攻了。

    他这么做的原因总结有二:一来开门红嘛,总是要好好犒赏三军好好庆祝一下的;二来就是出于双方士气的考量了,郑县已经知道下一个被进攻的就是自己,如今一定严阵以待,进攻的间隔拖久一点,对方的士气才会回落。

    太子的人都觉得急着进攻不是什么好事。

    太子觉得他们说得对,也就同意了这个建议。

    就在太子他们庆祝的时候,如幕僚们猜测的一般,盛正帝在吕贵妃的建议下派兵支援郑县了。

    原本盛正帝没想过要派兵支援郑县的,会改变主意突然派兵是吕贵妃的主意。

    光是把兵都拢进京都肯定是不行的,要是下面的州县都被攻打了,再多的兵力堆在京都有什么用。趁着太子还没有攻打下多少州县,吕贵妃觉得把兵力派出去才是上上策。

    吕贵妃这一举无疑是正确的,全天下知道了派兵是她的主意后,除开有些皱眉其乃是后妃却插手政务,剩下都是实实在在的夸赞。

    一个女人,一个后妃,比一个皇帝都要做得好,大周很多势力都不知道如何评价了。

    各个势力觉得吕贵妃是个人物,可也终归是个人物了,如今大势已经偏向太子,他们并不觉得因为有了她,朝廷就能力挽狂澜拯救如今的局势。

    势力们觉得吕贵妃没有那个实力,吕贵妃是知道的,不过她不在意,过程怎么样无所谓,等最后结果出来,成败自有定论。

    就在朝廷的兵力抵达郑县的时候,朝廷从上到下的征兵政令开始下达了。

    主意是吕贵妃提议的,盛正帝负责交代给下面的官员,而下面的官员事不关自,又下达了下属那里。

    一层一层下达,官吏们开始在各州征兵。

    杨家将之前的征兵,放在现在乃至往前都是特例,朝廷征兵哪里会管你自不自愿。

    只要是有男子的人家,必须出一个男人入伍。

    老人老了,膝下没有儿子?没有也得入伍,老人入伍。

    古代朝廷不会跟你讲什么理由,政令就在那里,必须做,不然官兵会上门强行抓走。

    有句古言不是这么说:‘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注意这个替字,是替爷。要是木兰没有女扮男装替爷征,那么爷就要去征了。

    前面也说了,如今朝廷和太子那边的局势,明眼人都看得出南方那个最有优势。

    这天下迟早都是太子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