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制度

    第三十九章 制度 (第1/3页)

    “老陈?”何洪一愣,不明白为什么顾怀会推荐陈启明陈公公。

    顾怀毫不心虚的开口:“何公公想必也知道,陈公公去凉州传了两趟旨,与孤相谈甚欢,又想着陈公公与何公公交情深厚,这才提起陈公公,当然成与不成还得看何公公的意思。”

    何洪点点头,老陈也是和自己共事二十多年的老相识了,知道他的脾气,就是个老实人,只要自己不倒,他肯定不敢违逆自己的意思。

    但他还是有些担心:“掌印太监也就比秉笔太监品秩稍微高些,若是陈公公不愿听咱家的,咱家该如何做?”

    顾怀摆摆手安慰道:“何公公放心,孤今天既然来了司礼监,就是要与公公守望互助的,公公在宫内,孤在宫外,互为援助,陈公公那儿孤会去告知的,定会让陈公公唯何公公是瞻...而且若是公公听了孤接下来的话语,就不会再担心这些了。”

    何洪听见顾怀一个藩王愿意和自己结成政治同盟,而且有更多的主意,简直大喜过望,连连催促:“咱家定然不会负了王爷,王爷尽管说来,只要妥当,咱家立马去求皇上让老陈当秉笔太监,司礼监的事儿咱家说了算。”

    顾怀满意的饮了口酒,才不慌不忙的继续说道:“稳定了陛下病情,再堵住大臣们的嘴...接下来就是彻底抓权了。”

    何洪不解:“咱家已经是把权握在手里了,而且王爷不是刚刚还在劝咱家放权吗?”

    顾怀摇摇头说道:“这个权是不同的,公公要放的是明面上的权,让大臣们没有攻讦公公的理由,而要抓的权嘛...”

    他意味深长的看着何洪:“就是那一个个活生生的大臣了。”

    ......

    文华殿,徐子允摇着大袖进了内阁办公厅。

    谢洵根本就没看他一眼,反而是另外两位阁老起身与徐子允见过礼。

    徐子允还礼之后跑到谢洵身边一屁股坐下:“怎么看?”

    谢洵头都没抬:“看什么?”

    “当然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