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大陈的基建

    第十八章 大陈的基建 (第3/3页)

由朝廷宏观掌控价格。

    粮食也是一样,肥沃之地产量高,除了一家子吃饭外还能存下一些。土地贫痟的地方产的粮食交完税收连干饭都吃不上了。而且大陈的土地兼并情况很严重,不种地的有大片土地,种地的确只能租地……

    皇上应排开万难收为国有,重新分配。

    写到这里,郭兰如抬头看向正在陪沈俞玩耍的冬曼,心里很难受。

    姚冬曼是幽州人,家里务农为生。一家人虽然清贫,却也美满。后来他们家的土地被恶霸占去了一半,姚父去讨要未果,还被打残了一条腿。那年还是荒年,收成不好,饿死了很多人。

    看着饿得哇哇哭的弟弟妹妹,懂事的冬曼跑到城里,为给家里换两斗米,把自己卖给了妓院……

    好在遇到了当时在幽州采买的陈司饰,陈司饰好心把她赎下让她回家,她却不愿意,于是跟着陈司饰来到了京城。

    郭兰如问过她,姚冬曼笑的淡然。

    “那两斗米都不知道够不够家里挺过去呢,我再带一张嘴回去,不好。”

    ……

    据臣妾所知,许多乡下的郎中良莠不齐,甚至很多地方找个大夫要跑去十几里外。有的时候小病拖成大病,大病治不了只有等死……

    识文断字,方能明理。可是学校远远不够,而且很多人家根本负担不起孩子上学……

    所以臣妾认为最基础的设施应该有制衣厂,食堂,学校和医院……最好能免费,至少能对穷人免费供应或者允许延期交款……

    《礼记》中有这么一段话,臣妾觉得颇有道理。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所以孤儿院、养老院不可或缺……

    父母皆有所养,妻儿生活幸福,士兵才会无牵无挂,方能悍不畏死,所以臣妾认为应该设立一个机构,保障士兵的权益……

    郭兰如有些庆幸,还好原身出自将门,不爱学习,本身没什么文化,要不然就她写的这全篇大白话,根本解释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