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 星海集团

    第三百一十四章 星海集团 (第1/3页)

    与特殊部门的交易顺利达成,随后一周的时间内,夏旭麾下的全体公司都迎来了一轮巨变。

    首先自然是三大公司正式组成星海集团,军工等方面资质一应俱全的下发,鑫源大厦也被星海生物接收,人员设备在这期间全部陆续搬迁了过去。

    大厦的布局没什么变动,大楼下层做接待办公之用,靠上的楼层则作为一个个医药实验室和器材室,地下原本的那座顶级生物实验室自然还是被划归给了顾海明做生物研究。

    另外托前些天医药谈判的福,星海生物直接从医保局那里拿到了足足两个亿的首期订单,并且按照夏旭所提的条件,已经预先付款到账。

    有了这笔充裕的资金加入,星海生物这边自然是一刻不停的扩张,大肆收购工厂,资金转化为生产力,生产力又源源不断的满足订单需求,一切开始良性循环。

    不过这两个亿的资金实际上还只是小头,真正的大头还在狼族强化血清上面。

    特殊部门财大气粗,浑然一副不把钱当钱的样子,直接给出了一张足足百支狼族强化血清的订单。

    因为没有k蛋白的稳定获取渠道,所以这笔订单星海生物并没有办法完全吞下。

    最后还是采取合作的方式,由官方自己采集与提供k蛋白,但这样的结果就是价格也被砍了一刀狠的,直接折半。

    饶是如此,这笔订单还是给夏旭带来了足足十个亿的资金,而且同样是直接预付的现金流。

    由于整个集团都是夏旭独资控股,资金抽调非常简便,因此星海风投与星海工业也连带着获得了充盈的资金,发展速度齐齐狂飙。

    市值上十亿的上市公司并不算少,但一个没上市、甚至所有股份全掌握在一个人手上的十亿集团,这绝对是任何公司老总都要为之眼红的存在。

    要知道那些大型集团公司的董事长、哪怕是创始人,其股份往往撑死也就百分之一二十罢了。

    公司上市后随着资本涌入市值会巨幅膨胀,但股份却不可避免的会被稀释,创始人被踢出局、整个公司改名换姓都不是什么罕见的事情。

    而夏旭这星海集团可是真正的资产价值,甚至是纯现金流,如果他这时候愿意发行上市,市值翻个十倍怕是都轻轻松松。

    当然,他的目的从始至终都是将公司作为自己收拢人才和攀科技树的依仗,根源的目标并非赚钱,自然不会做这种舍本逐末的事情。

    “都在这了。”

    仅仅是一周时间过去,刘全德就在骆鸿云亲率特战组的护卫下来到鑫源大厦,将一个银白色纯金属手提箱放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