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2章 跟一个太监讲传承?

    第062章 跟一个太监讲传承? (第2/3页)

    这位复原《斑竹记》的一定一位大师。

    大师手笔!

    这一次,钱宸为了取信这些人,基本上算是把《斑竹记》给唱完了。

    既然已经拿出来。

    就没必要还藏着掖着了。

    复原已经失传的昆曲剧目,就不会只复原这么一个选段。

    “我们希望你能把这个剧目给写下来,到时候会编入现有的昆曲目录,”老太太似乎担心钱宸不快,又补充道:“协会可以尽可能的给你一些经济补偿,只是不多。”

    一听说补偿不多,钱宸立刻大义凛然的摇摇头:

    “补偿就不必了,艺术的传承比什么都重要,我很愿意录下来送给协会。”

    好孩子……

    大伙立刻就被感动的不要不要的。

    然后就开始叙辈分,要把钱宸纳入体系里来。

    就凭一部失传了的《斑竹记》,钱宸就成功的打入了昆曲的阵营里。

    周先生说过,撒一个谎,要用无数个谎来圆。

    他还说,出来混的,早晚都要还。

    钱宸只能硬着头皮编故事。

    只咬定他师傅是大院的老人,从锅外回来住了几年。

    教了一些东西。

    后来似乎又去锅外了。

    也没有联系方式。

    不知道名字,大家都喊她王奶奶。

    王姓有上亿人,为华人第一大姓。

    大伙一时半会还真想不起来有那位姓王的名宿。

    无可奈何,只好把钱宸定义为第三代。

    那个年代旅居锅外的大师,要么是第一代,要么是第二代。

    既然钱宸的老师是第一代或者第二代。

    那把钱宸定为第三代就比较合理了。

    第四代还不够成熟,几乎没有人能达到钱宸这样的水平,平白辱没了钱宸。

    而第五代更还是学生娃娃。

    于是,钱宸就成了昆曲的三代传人。

    他对这个结果并无不满,虽然严格算起来,他在昆曲这一块是这群人的祖宗。

    当年能进宫唱戏的,哪个不是名家。

    咱家不想占你们便宜,只要你们给我个机会让我上台。

    “钱宸他希望能够登台演唱,是不是可以安排一下?”张老师替钱宸把这事提了一下。

    这不是什么大事。

    这些老师很多都是剧团的人。

    经常出去各地演唱,试图把昆曲给发扬光大了。

    “尽可能的快一些。”钱宸近乎哀求。

    这种行为落在老师们眼中,这就是对艺术的虔诚追求。

    昆五班跑了一个又一个好苗子。

    现在的年轻人啊。

    一个个都削尖了脑袋的想要往娱乐圈钻。

    看看人家小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