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1,这一招真不高明

    1851,这一招真不高明 (第1/3页)

    ,似乎双方都有那么一愣神。

    徐一鸣这边,陡然遭遇到那么多的日军,当然会紧张。

    而日军方面,猝然间遭遇到那么多的国军,也觉意外。

    这里好像是日军的后方?

    怎么会突然间有中国人的军队冒出来?

    数量看起来还不少?

    他们是谁?

    要做什么?

    “啪勾!”

    “啪啪!”

    双方都是远距离开火。

    双方都是在望远镜里面发现对方的。

    平原旷野,中间视线根本没有阻挡。

    日寇第一反应居然不是进攻,而是下令防御。立刻形成环形防御圈。

    显然,日寇是将后面的穿着军装的女人都当做是真正的中国军队了。

    骤然一看,国军至少有一个团啊!

    还是满员的团。

    八嘎!

    那不得了!

    他们才一个大队而已。

    安全起见,还是稳守反击比较妥当。

    先搞清楚对方的底细再说。

    双方立刻进入战斗状态。各种火力全开。

    “轰轰轰……”

    “轰轰轰……”

    程蔚林的迫击炮率先发射。

    二十多门迫击炮开始狂轰滥炸。一个劲儿的将炮弹投放过去。

    日军阵地顿时变成一片火海。

    双方距离较远,日寇的掷弹筒射程不足,只能白白挨炸。

    程蔚林指挥的迫击炮部队,拥有二十门82毫米迫击炮和五门60毫米迫击炮,火力还是相当凶猛的。

    一个齐射,就能够将二十多发炮弹投放到日寇阵地上。

    关键是,中间还没停顿。

    “六发急促射!”

    “八发急促射!”

    “六发急促射!”

    程蔚林不断的下令。

    之所以中间有短暂的间隔,是考虑到炮管散热。

    虽然,迫击炮是滑膛炮,炮管比较宽,不会轻易的发红发烫。但是连续射击的时间太长,也是会出现金属疲劳的。

    此外,也要考虑到日寇的分布问题。

    总不能一直轰炸同一个地方吧。那个地方都没有人了。

    “八嘎!”

    “这是中国人的哪支部队?”

    “为什么会拥有这么强大的火力?”

    “八嘎!”

    日寇顿时被打蒙了。

    持续落下的炮弹,让他们非常受伤。

    他们都是没有想到,对面的中国军队有那么凶猛的火力。持续时间还这么长。

    相对于前者来说,后者更加的要命。

    如果中国军队只有六发急促射,或者是八发急促射,他们还有反击的机会。

    可是,中国军队一个六发急促射完毕,日寇刚刚可以抬起头喘口气,八发急促射又来了。

    好不容易结束八轮轰炸,正要喘口气,新的轰炸又来了。

    足足二十轮的轰炸,将日寇都是炸的完全没有脾气了。只能是死死的趴在地上不敢动。

    动就是死。

    杨岳远距离的盯着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