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夜路走多了 难免磕磕绊绊

    第102章 夜路走多了 难免磕磕绊绊 (第3/3页)

能奈我何,你能奈我何。】

    【阿里里~阿里里~阿里~阿里里。】

    “小婊砸,小爷已发火。”

    “小婊砸,小爷已发火。”

    【就算你发火,你还能怎么做,就算你发火,你还能怎么做。

    阿里里~阿里里~阿里~阿里里】

    “小婊砸,爷就放狠话。”

    “小婊砸,爷就放狠话。”

    【知道你是放狠话,知道你是放狠话。】

    【阿里里,~阿里里~阿里~阿里里。】

    “服了你了,滇省民歌都拿捏很准确。”

    【这不是大爷你,平常没事就爱来两句。】

    “那继续整两句?”

    【悉听尊便,大爷这是唱起劲了吧?】

    “我滴家在蓝星。”

    “红红的沃土上啊!”

    【门前两颗行道树,齐整整的小区房,一间出租院啊!】

    “大碗茶大碗酒,左邻右舍在两旁。”

    【你妈咪从小嗓门就靓,没事儿就唱着山歌去学堂。】

    “听的那老大爷,放下了烟袋听一段,听的那小伙子,更加思念他的姑娘,听的那老大娘,忘记洗衣裳啊!”

    【正月里也是里,正月里初三四,社里头放年假。我们两个去串门啊

    转回身来,叫了一声他啊,

    你过来,有点事,

    看看外面有没有风丝啊,

    咱们两个人 抱着孩子儿,去串门儿

    当天去那个当天回呀

    看一看我爹我妈你的哪个老丈人啊!】

    “哎嘿哎嘿呦,哎嘿哎嘿呦,哎嘿哎嘿呦。”

    又一曲唱吧,白小杰低着头,也不说话,这种情感,或许每个人都会有。

    【宿猪大爷,你怎么了?】

    “没事,想起了一些事。”就是想家了,想回去看看,哎!

    抬起头看了一眼,沙潮依旧持续,沙蛇还在奋勇争先。

    除了“沙沙沙”声,海滩只剩下一声叹息。

    这么长时间,沙潮并没有停下,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

    旧声未消,新声已来,“嘶嘶嘶”

    白小杰再一次神经紧绷,来回看去,依旧没有答案。

    今天的夜晚格外漫长,似乎这一夜翻不过去了。

    翻来覆去,反反复复的,老是出现意外状况。

    侧耳倾听,“嘶嘶嘶”“沙沙沙”沙嘶合奏曲。

    这玩意儿听久了,脑壳子疼,若是说是风吹动了沙蛇,也就罢了,关键的是,这丫的是微风啊!

    趴在礁石边,探手下去,一个快准狠,除了抓起来一把沙,别无其他。

    握不住的沙,不如扬了它。

    白小杰已经知道这无异于,坐在车上用脚刹。

    抬脚一看,鞋穿皮破。

    白小杰看下手,强大的摩擦感,居然连皮都没破一点点。

    这就很不科学,再次伸出手,向着沙潮探下去。

    迷迷糊糊中似乎触摸到了,滑滑腻腻的生物。

    比剥了壳的鸡蛋还光滑,比水中的泥鳅还滑溜。

    而且这生物很细小,并且还很长。

    所以很容易就抓到手了,拿出来一看,头发丝细的生物,一抓一大把,透明白色生物。

    抓住的时候,群魔乱舞,就和你一头长发被风狂吹一样。

    这是哪位姑娘,头发这么长,滑滑溜溜的,刚洗过头啊。

    搞清楚了什么东西,白小杰疑问,如此多的生物,到底要干啥去?

    时间差不多已经过了一个时辰了,沙潮扬长而去。

    白小杰自然不会放过,这可是探索·发现栏目。

    沿着留下的痕迹,步步向前,天边有了亮光才走到。

    感情这些白色生物如此大规模移动,是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动物们又到了()的季节。

    (动物世界,赵老师的开场白,括号为填空题,答对也没有奖品。)

    头发丝生物交织在一起,“沙沙沙”是生物在沙滩摩擦路过的声音。

    沙包坟,算是一部分发丝生物的栖息地。

    “嘶嘶嘶”是发丝生物兴奋的叫声。

    果然是人吓人,这是一处海边延伸出来的浅滩。

    容纳发丝生物足够了,好端端的恐怖悬疑整成了探索·发现,最后发现是动物世界。

    略过浅滩,沿着海边继续向前走。

    深一脚浅一脚的地方,估计就是发丝生物的老窝。

    至于为何前面走一步,响一声。

    这生物本能害怕人类,后来发现人类也没那么可怕,自然胆子大了起来,居然敢驮着白小杰走一段。

    前面的路顺畅多了,深一脚浅一脚的感觉也没有了。

    平坦的路走多了,换换口味,走走坎坷的路也是不错的。

    天渐渐亮了,本来以为熬一个通宵,太阳升起,怎么也得打个瞌睡。

    但现在白小杰不这样想,精神旺盛,现在的状态,一拳打死一头牛都不成问题。

    白天依旧紧赶慢赶的行走着,沿途的风景,无非就是出现了一座很长的山,将大海与陆地隔离开来。

    而且这是一个下坡的路段,不是很大的一个斜坡,而是很长的一个斜坡。

    这个路段,减速慢行,小心山体滑坡,小心头顶落石。

    只能容纳两辆黄包车迈并排前行,山路与海平面陆续形成区别。

    海平面与山路的距离,逐渐拉近。

    走着走着,下坡路就不见了,只剩下隔着相当近的缝隙。

    缝隙很短,原地起跳,双手往后扒拉,就能到达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