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九章 一视同仁还是因地制宜?

    第五百零九章 一视同仁还是因地制宜? (第1/3页)

    一路从渤海郡北上蓟县,林朝此行倒也不是一无所获。

    除了准备说服公孙瓒的说辞之外,林朝也在一路观察沿途百姓的生活状况。幸福指数什么的就不必提了,只看百姓能否吃饱穿暖。

    有衣穿,有饭吃,这是生存最低的要求,如今却是幽州百姓最高的企盼。

    有道是兵过如梳,  匪过如篦。

    诸侯们要积蓄实力,供养军队来保持战力,继而争霸天下。

    士族老爷们要扩大财富,享受生活,最好能与当地最大的诸侯达成合作。

    而这些最底层的百姓黔首,却压根无人关心他们的死活。

    或者说,  他们的死活从来不被那些高高在上的大人物们所关心。

    州牧这个官职,  如今可以算得上是大汉权利最大的职位。

    但‘牧’这个字,  却颇有讲究。

    牧,自然是放牧之意。

    百姓家牧得是牛羊,那州牧牧得是谁?

    还不是这些百姓!

    在世家老爷们眼中,他们压根没有将百姓看作是与他们同等的生命,而是放牧管束的对象。

    若非人丁不够打仗劳作所需,他们又岂会管百姓的死活?

    权力的游戏很惊险,也很刺激,但却是最上层那一小撮人才有资格玩的。纵观数千年的华夏文明史,百姓何曾出现过朝堂之上?

    对此,林朝表示无奈,却也只能承认这是事实。

    但这个如今存在的普遍现象,却不代表它是正确的。

    正如后世常有人说,你看别人如何如何……

    别人都这么做,就能代表这是对的?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只是这条变革之路太过漫长,漫长到根本看不到尽头,漫长到足以使人绝望。

    但……尽管自己这辈子绝对不可能达到那一步,林朝还是愿意一步步向前进发。

    一代人总有一代人该做的事情,  也有该完成的使命。

    有些梦,看似遥不可及,  却不是放弃的借口。

    至于自己死后,有没有人会承袭自己的遗志,继续将这条路走下去,林朝不知道,也不想知道。

    手中再大的权力,也只有自己活着的时候才有用。

    至于死后,那便真的管不着了。

    这正如在黑夜中奋力前行,不是知道黎明终会到来才继续走下去,而是只有继续走下去,才有可能看到黎明日出的那一刻。

    虽未必能至,然心向往之。

    一路上,林朝每到一处,都会拿出小册子在上面写写画画,一直到蓟县,这一行为才算彻底结束。

    素来沉默寡言的高顺,却对林监军这一行为有些好奇。但他明白自己的身份和职责,知道这不是自己该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