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三章 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第六百一十三章 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第1/3页)

    第二日。

    崔琰回到郯县之后第一次参与内府会议,整个过程却一言不发,静静听着回来的内府成员汇报此次赈济百姓的成果。

    用了多少钱粮,赈济了多少百姓,如今三州的民生情况如何,这些散碎却又重要的工作,荀彧都事无巨细,一一询问,随后便记录在案,封存了起来,留待以后方便查阅。

    梳理完这些细节之后,都察院左都御史崔钧起身,向刑部递交了一份此次赈灾玩忽职守,以及贪墨钱粮的官员名单。

    虽然此次出动赈灾的阵容浩大,并且由都察院在侧监督,但人心终究是贪婪的,依旧有人顶风作案,最后被都察院当场抓获。

    但都察院只有监察之权,并无审判的权利,所以还是要递交刑部审查定罪。

    关于刑罚方面,林朝当初实施新政时,曾设立了一套对应的处罚机制,后来经过这几年的增补,已经趋于完善,倒是不必担心无法可依。

    沮授接过这份名单之后,便立即下令彻查。

    又是一通忙碌之后,时间便已经来到了晌午。荀彧看了看天色,正准备宣布下班的时候,一直没有开口的崔琰却在此时站了起来。

    只见崔琰长长呼了一口气,随后极为郑重地正了正衣冠,再抬起头来时,眼神已经充满了坚毅。

    “诸位,某此行冀州,所到之处皆白骨累累,所见之民皆面有菜色,所闻之声皆嚎哭哀泣。浩荡阴阳间,尽是天地不仁之回响。腐草荧光处,死生皆仰天心之浩荡!

    我等忝为官吏,自该助主公代天牧民,理应上匡社稷,下扶苍生。如今治下百姓皆无处安身,无以为家,无衣蔽体,无食果腹,惶惶不可终日,碌碌难辨东西,此皆我等之过也!”

    任何政策的实施,都要用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作为开头。

    但崔琰这番话,乃是他此行的真实见闻,说出来自是言辞恳切,很能引起内府众人的共鸣。

    闻言,政务堂众人皆面露悲悯,沉默不言。

    荀彧先是叹息一声,继而开口道:“季珪,有话不妨直言。主公素来仁政爱民,以百姓之心为心,但凡有能造福苍生之策,便可知无不言。”

    崔琰朗声道:“昔年初入徐州时,林长史便有言,一切当抚民以生。今日某有一策,可使四海升平,百姓安居,惠及天下苍生。”

    铺垫了这么久,崔琰这才终于说出了自己的目的。

    荀彧顿时来了兴趣,开口问道:“是何良策,季珪但说无妨!”

    “清查人口,丈量土地,分发田地,改革税制!”

    崔琰口中言辞分明,字字珠玑。

    可此言一出,政务堂中顿时炸开了锅!

    这也太惊人了!

    他们本以为崔琰有什么好主意,谁知他竟然敢朝这四个方面下手!

    好家伙,这是要变法啊!

    自古以来,一个王朝的根本,就是土地人口。

    而一个王朝要想存续下去,依靠的就是赋税。

    崔琰方才说得四个方面,竟然全都囊括在内,说这不是变法谁信?

    自古变法者,皆黯然落幕,惨淡收场,没有一个有好下场的,你崔季珪又何来的勇气?

    再者,以你的分量和官职,好像也不足以支撑一场变法吧!

    除非……他崔季珪只是个马前卒,背后还有人支持。

    那这个人的身份,已经呼之欲出了。

    一时间,政务堂众人立即嗅出了一场腥风血雨的味道。

    林子初这是要玩一场大的啊!

    不仅众人震惊,就连荀彧也被吓了一跳,赶紧开口道:“季珪,此事事关重大,等主公归来之后再做商议不迟。”

    别说了,再说事情就严重了。

    正如潘多拉魔盒一样,不打开自然相安无事,大家也不会把注意力放到它的身上。

    可一旦打开,局面再无可挽回。

    对于荀彧的劝阻,崔琰却冷笑一声,继续开口道:“荀长史,政务堂议事,向来是各抒己见,难不成今日却要破例?”

    “这……”

    荀彧一时语塞,同时有些气恼的看了崔琰一眼。

    某这可是在救你!

    有想息事宁人的,就有看热闹不嫌事大的。

    田丰立刻站了出来,大声笑道:“若有良策,崔御史不妨直言,这内府从来就不是谁的一言堂。”

    赶紧说,我挺你!

    田丰头铁,崔琰清正,两人本来关系就不错。如今崔琰更像是有备而来,田丰又岂能不响应一番。

    崔琰冲田丰点头表示感谢,然后继续说道:“某以为,使都察院联合户部,派出官吏前去丈量各州土地田亩,并确立其归属。同时清查人口,发放过所户帖。对于那些没有登记在案的人口,也要重新登记,且一并发放田地。”

    所谓过所户帖,正是这个时代的身份证,但只是临时性质的证明。

    究其原因,是因为这个时代百姓极少有背井离乡的,流动性极差,只有在需要出城办事时,才会前往乡里取得过所户帖。

    但这些年战乱频发,这种临时性的身份证早已失去了应有的效力。

    所以崔琰建议在清查人口的同时,给每一个人都发放户贴,属性从临时变为常设。

    此言一出,堂中众人顿时不淡定了。

    尤其是那些世家众人,全都心神巨震,望向崔琰的目光中,已然充斥着三分杀意。

    甚至有些徐州集团的官员,面色也有些不自然。

    崔琰这招,可谓是无差别攻击,对在场众人都下了狠手,连他自己都没放过。

    先说清查人口,这本是见好事,可以清楚治下的百姓人数。

    可如今时逢乱世,无论是那些发展了一两百年的世家大族,还是徐州这些新晋贵族,哪家没有藏匿一些人口?

    这个时代流行养士,宾客部曲的多寡,往往能象征个人和家族的声望地位。

    而这些宾客部曲,正是藏匿的人口。

    还有更多的,则是那些因活不下去而依附于世家豪族的流民。真要开始清查人口,这个盖子可就捂不住了。

    那些没有卖身为奴,却依附于世家大族的流民,势必要重新安置,那些大家族没了这些人口,如何耕种手中大量的田地?

    如此一来,损失不可谓不惨重。

    可即便是如此大的损失,相比于第二条也是小巫见大巫。

    这个时代纵然是官员,也是要缴纳田租的,只是能免一部分而已。超出了减免的那部分,仍要缴纳田租。

    那些世家大族虽然代代簪缨,但家族中也只有数人在朝为官而已。比起他们一两百年来兼并的田产,那点免税额度估计连百分之一都达不到。

    真要重新丈量土地,这些世家每年要上缴的钱粮,估计要翻一百倍都不止!

    不只是世家,就算是这些徐州新贵,手中的田地也是在每年增多的。

    原本只要交一块钱,可若任由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