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六章 天不生子初,整活界万古如长夜

    第六百四十六章 天不生子初,整活界万古如长夜 (第2/3页)

为,通过平和的手段解决幽州问题,也不是没有可能。

    说起公孙瓒,其实他的一生,也是颇为玄幻的一生。

    如果非要用一句话来形容,那就是前半生开挂,后半生开摆,是一个典型的赢得起,输不起的人。

    公孙瓒起家的时间,在天下诸侯中都算是最早的一批。

    早在光和年间,袁绍隐居京师,曹操辞官归故里,刘备还在收保护费的时候,公孙瓒便受命率军征讨过西凉马腾、韩遂的叛乱。

    其后的五六年间,公孙瓒一直在北地与胡人征战,一度威震塞外!

    直到中平末年张纯叛乱,刘备中山起兵,诛杀了反贼张纯。可和张纯一同叛乱的张举却在幽州大肆掳掠,最终被公孙瓒和刘虞平定。

    凭借着多年以来的功勋,公孙瓒被封为蓟侯,拜奋武将军。

    随后公孙瓒更是参与了诸侯讨董,成为刘备阵营中第一股外援,在这场席卷天下的战争中立下功勋。

    然后……他就郁闷了。

    因为由朝廷调派而来的幽州牧刘虞,是个典型的教化派,与崇尚武力对外的公孙瓒格格不入。

    刘虞凭借其强大声望,根本不需要军事手段便征服了乌桓与幽州百姓,所到之处,人皆拜服,异族更是对刘虞奉若神明一般。

    刘虞的对外政策,使边地得了一时之安稳,一度让公孙瓒对自己这个顶头上司颇为不满。

    不能砍杀胡人的日子,对公孙瓒来说无疑是一种折磨。

    好在林朝很快北上,邀请公孙瓒偷袭冀州,这才使得他和刘虞没有撕破老脸。

    不甘屈居于刘虞之下的公孙瓒,很快便兴冲冲的进兵冀州,希望夺得一块属于自己的地盘。

    可谁知袁绍太不争气,仅仅坚持了几个月的功夫,便兵败身死,冀州大部地区归降刘备。

    而此时的公孙瓒,也仅仅攻下了冀州北部的中山、博陵、河间三郡而已。

    不过有地盘总比待在幽州看刘虞的脸色要强,于是公孙瓒便毫不犹豫的将重兵囤积在这三郡之内,准备将其连同北边的涿郡,一同打造为自己的地盘。

    也就是说,如今林朝的老家中山,实际上在公孙瓒的掌控之内。

    林朝甩了甩因宿醉未醒的脑袋,跨坐在马上,将北方的格局和自己的计划透露给了随自己北上的鲁肃。

    此次归乡,鲁肃算是唯一随行的谋士,他便想听一听鲁肃的意见。

    听完林朝的讲述之后,鲁肃沉思片刻,便拱手道:“长史所虑者,无非刘伯安与公孙伯圭,但在下看来,此事却并不难解决。”

    “哦,计将安出?”林朝笑问道,“还有,某如今已被罢官,子敬不必再称呼某为长史,你我表字相称即可。”

    鲁肃点头应道:“遵命。”

    随后,他便换了称呼继续说道:“君侯以为,刘伯安和公孙伯圭,有反叛朝廷之心乎?”

    鲁肃自然是不敢和林朝表字相称的,不过好在林朝如今还有个安喜侯的爵位,他便顺势以君侯相称。

    对此,林朝只是淡淡一笑,也没有继续纠正他。

    “此事某说不好,想来应当不至于有叛汉之心。”

    鲁肃笑道:“那就好办了,君侯既要养马编练骑兵,不如先在幽州腹地安插一枚钉子。待到来日征伐异族之时,便与二人好言相商。他们若识时务便罢,不然……终须做过一场。”

    “何为钉子,如何安插?”

    鲁肃答道:“幽州素来汉胡杂居,百姓习武成风,勇猛彪悍,正是用武之地。君侯方才已经说过,既要在此时编练骑兵,不若遣一员上将在幽州腹地任一郡太守,既能练军养马,又能使刘伯安心存忌惮。他年若时局有变,便能对驻扎在冀州与幽州之间的公孙瓒形成两面包夹芝士,届时如论是战是和,我军都能掌握主动。”

    听了鲁肃这番话,林朝深以为然,不由点了点头,随后便发表了自己的一连串看法。

    只见林朝面色严肃,朗声说道:“子敬所言甚是,有道是天下大势,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无论是刘伯安还是公孙伯圭,终究抵不过时代的车轮,也就不必在意。

    幽州地方,历代大规模征战千百余次,是非曲折,难以论说。

    但史家无不注意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