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八十七章 烧船杀猫,岂能饶恕!

    第两百八十七章 烧船杀猫,岂能饶恕! (第1/3页)

    仁风坊。

    此坊就在南市东边,李彦本着就近原则,首先造访这里旳宅子。

    这座宅子是萧氏商会五年前送给弓嗣业的,位于坊市东北。

    此时已经快到宵禁时间,街头上的人都纷纷往回走,坊内的店铺商贩满怀期待,准备在内部嗨起来。

    相比起热闹场面,李彦来到的巷子显得很冷清,他将狮子骢停在街边,看向目标宅院:“在这里等我,我去去就来。”

    狮子骢轻嘶一声,情绪淡定,十分相信这位主人是真的会去去就来。

    李彦耳听八方,选好位置,身子一纵,翻入院内。

    落地无声,他目光一扫,这里是后院花园。

    花朵凋零,杂草生长,但不远处的屋内还有灯火。

    显然这里不是无人居住,而是住的人根本没有那个心思打理花园。

    李彦朝着灯火的方向走去。

    很快,四道清晰的呼吸声传入耳中,片刻后,又有说话的声音响起。

    但李彦眉头一皱。

    因为里面说的,既不是大唐的官话,也不是吐蕃藏语。

    李彦侧耳倾听片刻,觉得很可能也不是突厥语。

    由于凉州杂胡众多,突厥人都有不少,李彦听得多了,是可以大致分辨的,至少能懂几个单词。

    但里面这种语言,从未听过,倒是有有些音节和汉语差不多,却似是而非。

    他想了想,绕了半圈,从另一侧走到窗边,朝里面看去。

    就见一个胡桌边,坐着四个人,都是脸扁头圆,眼睛狭长,袍子反着系在胸前,帽檐绣着彩绢的古怪打扮。

    一看这相貌特征,李彦顿时恍然:“高句丽人?原来说的是古朝鲜话……”

    不过仔细想想,这四个人还真不见得是高句丽亡国奴。

    也可能是百济遗民,亦或是新罗人。

    历史上这个时候,新罗已经开始不老实了,原因很简单,大唐对吐蕃失利,不再是那个战无不胜的无敌大国。

    但现在吐蕃的气焰重新被压了下去,吐谷浑又在大唐的庇护下,重新立足于高原,新罗立刻变得顺服,乖得跟曾孙子似的。

    所以李彦偏向于里面的人,是高句丽和百济两个已经亡国的遗民。

    这里显然是府邸的边缘地带,既然是四个亡国奴,说不定连大唐官话都说不清楚,他也不准备多做耽搁了,转身准备离去。

    然而就在这时,其中一人的声调高亢起来,从腰间取出一物,炫耀的晃了晃,然后叽哩哇啦一通乱叫。

    李彦的脚步立刻停下:“神策弩?”

    他的目光何等敏锐,只是眼神一扫,就将那特制的弩器看得清清楚楚。

    与寨子中程务忠递给他查看的神策弩一模一样。

    而这弓弩在大唐内都配备不多,也就北衙百骑,由于身份特殊,可以带出宫,其他的禁军在宫城内或许可以接触,但出宫时都必须严格搜身,是连一根弩箭都不允许带出去的。

    这样的弩器,居然出在一个讲朝鲜话的人身上,李彦再不多言,闪身掠了进去。

    四人的警惕性也是极高,几乎就在李彦出现在屋内的一刹那,就伸手去摸腰间的佩刀。

    但射天狼的速度快到极致,李彦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轻松跨越十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