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八章 千古名相出动

    第三百八十八章 千古名相出动 (第2/3页)

有所示意,他会作何选择,也是可以预见的了。”

    “何况身为江都人,此人虚言瞒报,不顾家乡安定,致有此乱,难道现在要因其颜面,再让江南继续受苦?”

    狄仁杰微微点头:“确是此理。”

    李彦道:“梅花内卫明阁领仍在江南,这位倒是能明进退得失,可以依仗,怀英此去只管好好巡抚江南,我会为你免除朝中的后顾之忧。”

    狄仁杰心头一定,露出熟悉的慈和笑容:“好!好!”

    有了具体实施方针,狄仁杰更能大刀阔斧,施展拳脚,他品了口茶,突然又问道:“江南安定,漕司才会正式启动,六郎对于此事的重视程度,似乎远超之前的科举糊名?”

    李彦目光闪了闪:“在我的计划里,科举糊名是初步试探,漕司的设立才是重中之重,对于此事,怀英你怎么看?”

    狄仁杰心想又来了,只是这次不是案件,而是关系到天下大局,他这些日子本就有了许多思考,经过深思熟虑后才缓缓开口:“依下官之间,漕司关系到的不止是漕运,转运使一职,更能参与到地方州县的职权中。”

    李彦笑道:“不愧是怀英,知我所想。”

    “士农工商,国之石也,以士治国,以农为本,这不能变化,否则会引发动荡,但是各地物产不均,也是一个天然的问题,互通有无是必须要进行的,商业行为有其重要的意义,陆路受限于山川地理,水路漕运将越来越重要,漕司的设立就有了其根基。”

    “而但凡一个新职能的出现,总是不可避免地分割原有部门的权力,运转使想要正常行使其权力,更是必须对各州县的权能进行干涉,这在我看来,是一个好的现象。”

    “各州县如今的吏治,被地方望族把持,盘根错节,办事效率低下,可谓一潭死水,朝廷任命往往都无法见效,县令县尉必须是本地望族所出,若是朝廷空降,得不到吏员支持,就寸步难行,空有虚名。”

    狄仁杰深以为然:“确实如此。”

    别人不说,他自己曾经就是遭到地方吏员排挤陷害,遭受牢狱之灾,若不是阎立本搭救,那时从政不久的他,就被整下去了。

    李彦接着道:“想改变现状,一定要有名正言顺的理由,大运河是水路流通,漕司则可为吏治流通。”

    “朝廷的能臣,在地方为刺史,造福一方百姓,在中央任转运使,在确保财赋的同时,也可以巡抚各地。”

    “如此才能在改变现状的同时,又最大程度的消弭各方面的抵触与阻力,至于最终完成度如何,就要看个人的才干,怀英,我最信伱!”

    “你这位江南巡抚使,也是先驱者,为百官表率,给陛下信心,完成前人未成之事,开拓后人可行之路!”

    狄仁杰为之动容,郑重行礼:“定不辱使命!”

    李彦起身还礼:“拜托了!”

    早先他在纸上圈出的两个字,就是漕司。

    漕运的官职从唐玄宗开始设立,职能很重,尤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