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二章 上一个催婚的,催完我就飞升了

    第六百二十二章 上一个催婚的,催完我就飞升了 (第2/3页)

,青年才俊里面确实罕有人能及……

    没想到在大唐是香饽饽也就罢了,大宋连官都没当还有人惦记,李彦准备再找借口,询问道:“不知这位族舅在朝中任何职?”

    李氏道:“他任礼部员外郎,姓李名格非。”

    李彦怔了怔,这倒没想到,父亲是李格非,女儿岂不是李清照?

    这位极有才华又有个性的女子,历史上遇人不淑,第一任丈夫赵明诚,是个根本没遇到多大凶险就匆忙弃城逃亡的懦夫,第二任丈夫张汝舟更是垃圾,原本觊觎李清照的珍贵收藏,却不知那些收藏早已被盗,婚后发现李清照家中并无多少财物,顿时大失所望,甚至拳脚相加,实施家暴。

    后来李清照不堪忍受,又发现此人是个科举舞弊的贪官,将之告发,并要求和离,经查属实,张汝舟丢了官,李清照也坐牢了,因为宋朝律法规定,妻告夫要判处两年徒刑,李清照虽被获准离婚,牢狱之灾却免不了,后来还是友人多番帮助,才没有蹲两年,而是进去关了九天,意思了一下。

    不过后世部分学者认为,这段故事并不真实,虽然宋朝文人笃信不疑,但还是有编造的可能,于是“改嫁”说与“辨诬”说各执一理,相持不下,争论的双方又有很多根据,都能自圆其说,所以也算是一个历史谜团了。

    无论如何,这位千古第一才女,少历繁华,中经丧乱,晚景凄凉的人生,几乎是可以确定的。

    而李清照并不像是有些诗人,是因为经历磨难才有了文学创作的源泉,她是真的天赋异禀,才华横溢,如今十七岁就能写出传唱千古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其后多有千古名篇,落得如此际遇,不免令人惋惜。

    惋惜归惋惜,李彦觉得改变国破家亡的大势走向,就是对这个时代每个人最大的帮助,李清照自然也不例外。

    既然还有些远亲关系,那伸出援助之手,具体帮一帮也无妨,娶妻就不见得合适了。

    他如果娶妻的话,还是觉得原配在心理层面上比较容易接受,但张氏没什么名声,不好直接询问,免得过于突兀,只能委婉地道:“张伯父家中可有什么人?”

    林元景眼睛一亮:“二郎正好问起,倒也有位远方族人张清,听说张兄升了指挥使,前来投奔,一手暗器功夫俊得很,他对你也很仰慕,要不要见见他?”

    李彦哭笑不得:“这……好吧!”

    李氏欲言又止,但最终还是没有说下去,等到一顿饭吃完,见儿子去后院练功了,才来到林元景身边问道:“李小娘子富有才名,有不少人上门提亲呢,与二郎声名又匹配,他怎么不太情愿的样子?”

    林元景道:“估计是担心士大夫家清高,认为我等武人出身的高攀吧?”

    李氏不解:“这有什么高攀的,我那族兄官场并不得意,又无实权在身,而且二郎不是开办了一座书院么?他能文能武,为何又要对士大夫家拒之以外呢?”

    林元景想了想道:“他的婚事你多操操心,我刚刚想起的那位张清,确实是个人才,该介绍给二郎认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