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三章 人心所向,天命之助,何须人为制造的祥瑞?

    第八百六十三章 人心所向,天命之助,何须人为制造的祥瑞? (第2/3页)

戒,我们老两口就剩下一对儿女了,理会那些作甚,逼得紧了,在家称病就是。”

    李格非其实也有这般考量,如今再得夫人确定,就颔首道:“老夫就多躺躺,也是悠闲!”

    这般一想,李格非又准备去教育儿子,多布置些功课,省得后面顾不上……

    正要折返书房呢,老仆再度入内,这次带来的消息,却令他失声惊呼:“简王殿下?确定么?快,备马!”

    与王氏匆匆关照了几句,都不准备马车,直接将马牵了来,五十多岁的李格非翻身上马,往衙门而去。

    一路上,他惊喜交集。

    实在是简王赵似的失踪,在臣子们看来,与死亡无异了,特别是李格非当时还是参与政变计划的,后来得女儿提醒,才反应过来那很可能是赵佶为了洗刷弑母罪名,利用简王所做的局,心灰意冷下直接辞官归乡。

    他都只能抽身而退才保住家人,那首当其冲的简王,在大火里面丧身的可能性太大了,所以简王能够重回,李格非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不过到了衙门口,李格非就知道这个消息属实,因为等待的不止他一个人,一群儒生已然聚集。

    放眼望去,个个气度不凡,都是赵宋出仕过的士大夫,之前不愿侍奉二主,各自赋闲在家,此时汇聚在燕京,其实就是为了南边的那个消息而来,如今齐齐出现在衙门口,翘首期盼,又是因为简王入燕京的传闻。

    其中一位面容清矍,文翰气十足的老者,正是刚刚还递上拜帖的晁补之,见到李格非眼睛一亮,快步上前见礼:“文叔,经年不见,别来无恙否?”

    听到这位的称呼,众人的目光唰的一下转过来,眼中顿时浮现出热切之色:“文叔兄!”“见过李公!”“李公安康!”

    李格非避不开,也不准备避了,一一与之见礼,然后来到晁补之面前:“无咎兄也是因为简王殿下而来的么?”

    晁补之点头,带着迫切地问道:“听闻简王殿下是从大名府送来燕京的,此事当真?”

    李格非道:“我也是刚刚得知,尚且不知真伪,但乡军最重辟谣,消息既然传开,就不太会是假,皇天无亲,唯德是辅,民心无常,惟惠之怀啊……”

    这句话出自《尚书》,意思是老天爷是不亲近谁的,只辅佐有德之人,民心是无常的,只怀念仁爱的君主。

    晁补之目光闪动,立刻警惕起来:“此事干系重大,不可轻定!”

    李格非也只是鉴于昔日的情分,轻轻点了点,并不想跟这位从正统、法理的角度争辩。

    因为他很清楚,如果简王真的出现,并且投了燕云,那掀起的狂澜,比起金陵朝堂争论的封王要大得多!

    不仅是李格非和晁补之,来此的士大夫,都是抱着类似的念头。

    简王固然不能代替赵宋皇族,但作为哲宗皇帝的同母弟,章惇曾经举荐继任大宝的人选,地位非同小可。

    更何况这位赵似,还是很有可能被现在的官家迫害后失踪,在如今“天数有变,神器更易”的时候,这个人的出现实在太敏感了……

    相比起这群士大夫,衙门内的官员进进出出,则是忙碌着自己的事情,没有一位驻足围观。

    李格非之前仅仅是有所耳闻,此时亲眼所见,发现相比起赵宋政局的懒散和拖延,这里的精神风貌无疑不同,心中的那个念头愈发确定。

    如此发展下去,那位会越来越容不下前朝的士人,偏偏这群人还自作多情,以为自己多么重要,下场如何,自不必说……

    “来了!来了!”

    正当众人神情各异,为自身立场考虑时,最眼尖的一位士人低呼了起来,很快大家也看到,护送的乡军出现在了街头。

    对于赵宋的高官重臣来说,仅仅数十人的护送排场,未免过于寒酸,但在如今的燕云,得乡军全程护送,已经是高规格的待遇。

    何况为首的吕方和郭盛两员将领,也是即将入选书院四期五期学员的小将,前途无量。

    不过这回,大伙儿的注意力都不在他们身上,而是中间保护的马车里,掀开布帘走下的郎君。

    “简王殿下!!”

    李格非第一时间迎了过去,因为他一眼认了出来,虽然黑了瘦了不少,不再如那时久居王府的白皙富态,但确实是简王赵似没错。

    赵似则看着变化不大的李格非,眼眶微红,泪水滚滚而下,泣声道:“李公!李公啊!”

    “殿下,老夫是吏部员外郎啊……”“殿下,老夫是礼部郎中……”

    其他士大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