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一章 燕金强强对决

    第九百五十一章 燕金强强对决 (第2/3页)

中枢下达命令的当晚,花荣带诏书入军营,北平军和德顺军就开始整备,第二天清晨就开拔,进入辽国境内。

    奚王见他们兵贵神速到了这般地步,都被盟友吓住了,但燕军没有片刻停留,直接往辽东进发。

    因为自从女真攻灭高丽,夺取了朝鲜半岛后,明面上说要全族迁过去,可他们不仅没有放弃辽东以北的祖地,还将国界线不断往外拓展。

    拓着拓着,如今辽阳府其实就变成了金国的大门口,这一道防线体系,正如一颗钉子,钉在金军出国的必经之路上。

    只要镇守住这里,金国就如鲠在喉,如同之前被襄阳堵死的方腊。

    可辽阳府具备襄阳的战略优势,却不具备襄阳的地利优势,再加上辽军战力越来越差,金人败之不难,所以燕军必须趁着对方集结兵力的关头,先一步赶到,建起防线。

    可惜还是慢了,没能如南下入襄阳那般步步先机。

    区区几日的差距,战局就可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花荣不敢有丝毫怠慢,立刻道:“三军戒备,正兵继续推进,辅兵修筑防御工事,做好迎战准备!”

    大纛之下的命令传达,鼓声敲响,旗帜挥动。

    正军依旧往前推进,但速度变慢了许多,这个时候不能停下,但凡一口气松懈,开始休息,敌人杀过来后定然大乱。

    辅兵则飞奔上前,挖陷马坑,拉拌马索,竖尖木桩,从辎重的车队里面抬出一箱箱铁蒺藜、毒烟火球……

    如此在大军两侧层层密布,处处设防,为敌人骑兵的冲锋,带来极大的危险和阻碍。

    甚至于工部带队,还用最快速度勘察地形,基本确定了哪处地方可以修筑堡寨,林立箭塔,形成以辽阳府为首的完整防线,都呈现到花荣等将领面前。

    这完全是宋军时代的防守策略,在缺少战马,骑兵罕见的北宋,正是以这套完备的防御体系,打出颇高的胜率,虽然不免有些讽刺,却不能忽视它的作用。

    现在上下使用驾轻就熟,金人是不是最强的矛还说不准,但吸收了赵宋军队优势的燕军,绝对是最强的盾。

    “报!金人骑兵来袭!人数超过三千!”

    正因为如此,当金人第一时间来袭时,燕军将领镇定自若。

    索超冷笑一声:“哦?看到我军的威势,居然不直接撤退,反倒是从正面杀过来了么?我正要会一会这群好战的女真!”

    关胜则立刻对花荣抱拳:“都督,末将请战!”

    花荣却没有大意:“关指挥不必急切,稍后自有你大发神威之时,此番以守为先,令奚车内休息的正兵上阵,归项指挥调遣!”

    之前燕廷以极低的价格,援助了奚族大量的米粮,却也不是白送,从他们那里换来了大量的奚车。

    奚人很善于造车,往往以车为栏,人居期间,奚车除广泛用于牧业生产外,战时也用于运载辎重,“利于行山”,燕廷得到后加以坚固,派上用场。

    花荣等将帅自然清楚急行军的害处,之所以敢这么干,正因为他们有一支保底的军队。

    此时后方的一辆辆奚车打开,一队队以逸待劳的强壮士兵鱼贯而出,接过武器,健步如飞地来到先锋军的位置,归威远军副指挥项充统领,摆开阵势。

    燕军的阵形和宋军并无区别,但由于精兵强将,在装备上完全不同,最前排的战士几乎武装成了重装步兵,全副的精致甲胄,手持塔盾,将全身上下护得严严实实。

    在他们的身后,不是弓弩手,而是长达一丈的长矛架起,通过大盾的凹沟处使力,可以不断吞吐伸缩。

    完全不需要什么准心,只要敌人敢逼过来,往前刺,再往回拉就是,每一次伸缩,都能带回鲜血淋淋,碎肉片片。

    而再往后,不光是弓弩手,更有最适合中距离杀伤的飞斧营。

    这是项充训练的,他善使一面团牌,背插二十四把飞刀,能百步取人,无有不中,战场上飞刀并不实用,投斧手更为适合。

    这也是十大陆战指挥的特色,无论是步兵还是骑兵,都有些能给敌人新奇的兵种。

    于是乎,精兵归位后,燕军终于停下,列阵以待。

    “呼!呼!呼——”

    也就片刻的时间后,远方的地平线上,大批的金人军马显出狰狞的身影。

    准确的说,是五千匹激怒的战马,淬踏出扭曲的斑影,在大地中伸长蔓延。

    五千骑兵,充当最先锋的不是完颜娄室,而是谋克完颜银术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