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两百六十章 涌入地府的亡魂都是倭人

    第一千两百六十章 涌入地府的亡魂都是倭人 (第2/3页)

走了一遍奈河桥,目光一转,被远处乌泱泱涌来的亡魂吸引。

    近来由于地府诸多器具失灵,十八层地狱也不受控制,又不能将亡魂随意放入人世,十殿承担的压力巨大,外来的亡魂更有拥挤之势,但如此数目依旧夸张了。

    李彦问道:“那是何处?”

    日游神回答:“是枉死城。”

    李彦目光一动:“去看看。”

    日夜游神自无不可,簇拥着他朝着第六殿的区域而去。

    所谓枉死,就是没有按照生死簿上的寿数,提前死去的鬼魂,大多是被谋害、战乱、意外等等事端所致,特征也很鲜明,相比起正常亡魂的浑浑噩噩,它们是清醒的。

    至于枉死城,是地藏王菩萨为受无妄之灾而死的鬼魂,所创造的城市,毗邻奈何桥、血盆苦界,具体主管枉死城的,则是十殿阎罗中的第六殿卞城王。

    这些枉死的冤魂入城不是受苦的,而是先等待到原有命数注定的寿命终结为止,比如某人注定八十岁寿终,却在三十岁不幸被贼人所害,就会在枉死城内等待五十年,并且登城观望,查看谋害的凶手是否受到应有报应。

    直到亲眼见到凶手得了报应,怨恨的心情得到慰藉,才会解发诸殿各狱,再根据其生前善恶,或奖或罚,转世投胎。

    即为“救拔亡魂出枉死城冤魂各俟凶手到日,眼见受苦,使遭害者以消忿恨”。

    有趣的是,西游世界的李世民,就是在枉死城前,听到手下败将、王子头目的亡魂哀嚎着要找他索命,里面肯定还有李建成李元吉的亡魂,才执着于开办一场水陆大会,度亡魂超生,再休生事。

    现在那些规则自是荡然无存,枉死城成为纯粹的关押地,阴差冥卒严加看守,防止这些怨气深重的亡魂生乱。

    但李彦抵达城外时,里面已是怨气冲天,哀嚎遍地,还有阴差毫不容情地鞭笞呵斥声:“都老实点!”

    日游神和夜游神担心生乱,飘过去看了看,皱起眉头:“全是新鬼,看来人间又有大战……”

    对于小倩的计划,地府目前也只有十殿阎罗完全清楚,并且加以配合,麾下的判官都只是知道那个跟在天师身边的女鬼,正在操练昔日解救出来的亡魂,并不知道它们准备干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自然而然的,有关倭国被攻上岛屿的情况,日游神和夜游神也不清楚,李彦却同样上前,观察亡魂的构成。

    这一眼望去,成果是喜人的,九成多死去的都是倭人,还保留着生前的服饰,一眼可辨,剩下的也以朝鲜士兵居多,明军的数目最少。

    由此可见,明军胜了。

    且是大胜!

    李彦还注意到,倭人亡魂中,仇恨的目光聚集在朝鲜士兵上,叽哩哇啦地说着话语,虽然听不懂,但那忿恨的对象很是清楚。

    “胡汝贞确实可以担起扶危振颓、扭转乾坤的重任!”

    李彦一看就知,胡宗宪为求尽快平定,利用了朝鲜王朝,恐怕这些倭人除了正面战场被明军击杀的外,大部分都是朝鲜人挥下了屠刀。

    战争向来都是如此,对敌人的同情就是对己方的残忍,只是如此手段,朝堂上的文臣恐怕不肯消停。

    胡宗宪明知自己有入阁,乃至成为首辅的可能,依旧没有畏手畏脚,一切以战事为先,正是大局为重,难能可贵!

    毕竟担当两字说来轻巧,行之千难万难。

    别说百官,那位道君皇帝整日让下面背黑锅,又岂有担当可言?

    欣慰于明军和胡宗宪的表现,李彦取出冥票,递了过去:“劳烦两位将明军亡魂选出,加以优待,不受禁闭之苦……”

    如果地府秩序恢复正常,李彦会坚定维护,不会破例,现在既然还混乱着,见到这些牺牲的明军,自是解救出来,最好能安排一个好的来世。

    眼见这位阎王大恩人还如此客气,日游神和夜游神熟练地收下冥票,满脸堆笑:“谢天师赐!请放心,我等一定安排妥当!”

    很快一队队明军亡魂就被带出,眼见这一幕,倭人亡魂不干了,张牙舞爪着要阻止,被鬼差疯狂鞭笞。

    在鬼哭神嚎的场面中,李彦眼角余光一扫,一道熟悉的身影闪过,指了过去:“将那枉死鬼带过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