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两百七十九章 《人间仙(结)》

    第一千两百七十九章 《人间仙(结)》 (第2/3页)

可那一人,就将是大明首辅,权势滔天!

    如此能耐,足以摆布朝局,又是任何一位帝王都容许不了的!

    “先生此番确实欠缺考虑了……”

    陆炳自然知道其中关键,却又隐隐觉得,那位之前还在乎朝局平衡,但后来不知为何,渐渐的就顾不上这边的影响了。

    只可惜如此一来,胡宗宪难免受到牵连。

    好在正如严嵩之言,急流勇退谓之知机,天师并未返朝,飘然离去,没了后续的冲突,陛下应该还是会用胡宗宪,扭转国家颓势的。

    但陆炳终究是高看这位奶兄弟了,嘉靖确实不会意气用事,这段时日已经在绸缪,如何让胡宗宪领麾下众将,出塞攻打俺答汗,一雪前耻,只是经由严嵩此言,愈发坚定了心中的某个想法。

    胡宗宪有带兵之能,可南征北讨,但功成之后,是不能许以首辅之位,助长权臣之风的。

    正如历史上胡宗宪抗倭功成,就被嘉靖丢入狱中,最终悲愤自杀,刻薄寡恩的君王,向来喜欢鸟尽弓藏!

    心中有了决断,嘉靖面容上反倒放松下来,澹然道:“严氏一族依律惩处,那逃亡的严世蕃也要缉拿,不得懈怠!”

    陆炳领命:“是!”

    嘉靖点了点头:“去吧!”

    陆炳告退。

    但一个时辰不到,这位锦衣卫掌事又入宫觐见,还带来了一封信件:“陛下,这……是天师所呈!”

    嘉靖本来已经准备打坐,闻言面色微变,赶忙招了招手:“拿过来!”

    吕芳将信件呈上,嘉靖匆匆看了一遍,眉毛扬起,表情变得无比奇怪,喃喃低语:“天师竟是去了武当山,请真武圣佑下凡,护我大明国泰民安?”

    ……

    武当山。

    道教圣地,又名太和山、仙室山,位于湖北省西北部,东接襄阳,西靠十堰,南望神农架。

    在明朝,武当山为“五岳之冠”,在民间甚至有“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之称。

    不过当李彦带着诸宝来到上空时,所见的却是一片灵力稀薄,平平无奇的群山。

    金刚哼了声:“就这?”

    七星颇为惊讶:“四大名山皆拱揖,五方仙岳共朝宗,真武道场既受人间王朝供奉,怎的如此颓衰?”

    灵力的稀薄,可以反应出此地的福地灵区,并不兴盛,否则肯定能福泽四方,居于山中的普通人也能得利。

    现在福地不成,凡俗的人烟也不多,朝山进香的民间信士寥寥,山上各个宫观,道士大多不足百人,住处多有破损。

    这其实很正常。

    武当山早在春秋时期,就有达官贵人来此修炼,在汉末至魏晋隋唐时期,更是求仙学道者的栖隐之地,那个时代便出现了有关真武的经书,但大兴的阶段,无疑是明朝。

    朱棣为了推崇武当,花费了整整十二年,建成九宫、八观、三十六庵堂、七十二岩庙等数十座建筑群,史称“北建故宫,南修武当”。

    将皇城与道观群相提并论,武当山当时的规模可以想象。

    但古代木制建筑需要时时维护,越是庞大的建筑群花的钱财就越多,而明成祖是大明强盛的时代,此后就开始走下坡路,尤其是到了土木堡之变后,军事和经济每况愈下,武当山当年修得再好,经过了一百多年的岁月,许多宫观也早就荒废了。

    历史上,正是极度崇道的嘉靖续了一波。

    嘉靖三十一年,武当山被封为“治世玄岳”,正式成为天下第一山。

    不单单是敕封,嘉靖还令工部重修武当山宫观,派遣臣子,率湖广军民在武当山进行大规模重建和扩建,道官、道众、军队、工匠,人流不绝,有《大岳赋》描述其“踵磨石穿,声号山裂”,可见当时的繁荣景象。

    而这个世界,这件大事并没有发生。

    本来该修武当山的时期,恰恰是神道复苏,土地山神苏醒之际,后来又从东海带回来了龙神,嘉靖都满心盼着神龙入京,哪里顾得上远在湖广,从未显露过神迹的武当山。

    于是乎,这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