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两百八十章 当今的皇帝,配不配为天下万民的君父?

    第一千两百八十章 当今的皇帝,配不配为天下万民的君父? (第2/3页)

天道有常,地脉行处,有些灾祸终究难以避免,此时的关中,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天灾大劫。”

    徐渭神色变了:“关中又要受灾?那里近些年都在饥荒啊,屋漏偏逢连夜雨?”

    李彦不作无谓感叹,转为实际行动,招了招手,从后方的架子上飞出诸多玉瓶:“这些净息丹,可以遏止疫病,将它们交予汝贞,由明廷尽力赈灾。”

    “多谢!”

    徐渭接过,先是恭敬地拱手一拜,然后又咬牙道:“只怕皇帝心中没有灾民……天灾之后,还有人祸!”

    李彦平静地点了点头,毫不迟疑地说出石破天惊的话语:“那他就不配为九州万方之主,天下万民的君父!”

    ……

    “驾!驾!”

    一骑快马来到京师城下,高举令牌,士兵赶忙开门放行,再目送着马上信使火急火燎地往里面赶,好奇地道:“这几日多少传信的入京了,每个时辰都有,我大军还未出征,这是发生什么事了?”

    众人交头接耳,各种猜测,直到一人低声叹道:“坏事!大坏事!听说是关中地动,那天都似要裂哩!”

    士兵面面相觑,除了惊讶外,倒是没什么太大的反应:“当真?那是多大的地动?”

    大明天灾太多了,两百年各地就没消停过,老百姓也早就习惯,再加上不是落在自己头上,终究欠缺了几分感同身受,既然远在关中,与北京关系不大,他们的语气也是好奇多过伤感。

    但那个听到消息的士卒却摇了摇头,露出恐惧之色:“这次不同,听说那地龙太厉害,死太多人了……”

    其他人依旧没有感受,还有的笑道:“无妨,万岁爷得上苍庇护,大军都将北上,扫灭鞑子了!”

    “是啊,戚将军的兵可威风了……”

    就在城门士兵的话题转变之际,内阁桉头上,一封封信报堆积,吕本缓缓放下最终发来的信报,眉头紧锁。

    “十二月十二日晡时,关中大震,天昏惨,地反立,民惊溃,起者卧者皆失措,垣屋无声皆倒塌……”

    “西南天裂,闪闪有光,地皆陷裂,水出火出,怪不可状……”

    “秦晋之交,地忽大震,延及千里,川原折裂,郊墟迁移,山鸣谷响,水涌沙溢,城垣、庙宇、官衙、民舍倾颓摧毁……”

    之所以信使来得这么快这么急,是因为此次地震,上报的不仅仅是关中一地,山西、陕西、河南诸县,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波及。

    应付地震,朝廷不是没有法子,但像现在这般数省纷纷上报的局面,吕本从未处理过。

    这位阁老并不知道,他目前所看到的,是一场极为惨重的灾祸开端,被后世称为华州大地震,又称明嘉靖关中大地震,波及了七省一百八十五县,后续余震影响长达十七年,死者据官方统计,就有八十三万,是世界有历史纪录的地震中,死亡人数最多的地震。

    当然之所以会这么惨,天灾是一回事,后续明廷的应对,也堪称标准的人祸。

    如今这场灾难刚刚开始,吕本就有些焦头烂额,因为自从嘉靖重回紫禁城后,最为关切的事情唯有一件,那就是出兵塞外,扫平蒙古部落。

    将当年打到北京城下耀武扬威,让堂堂大明天子连半个屁都不敢放,乖乖答应对方条件的俺答汗,生擒活捉,再度举行一场献俘礼,那才是一雪前耻,告慰朱氏列祖列宗。

    但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此前跨海攻打倭国,是精兵策略,又有藩属朝鲜供给,如今要攻灭俺答汗的部落,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然而这几年,国库空虚的状况,并没有得到缓解。

    东洲省的金银开产还未转化为实际的收益,江南的织造局也刚刚重启,打通航运,尚未把丝绸卖出,赚取巨利……

    如此时刻,理应是休养生息,恢复国力的阶段,偏偏嘉靖等不及了。

    吕本头疼不已,正想着如何在保持前线供应的情况下,尽可能地赈灾,稳健的脚步声从后传来。

    吕本宦海浮沉一辈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