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不度众生的救世之舟

    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不度众生的救世之舟 (第2/3页)

待它辩驳,李彦又道:“《三藏真经》乃修真之径,正善之门,集佛法之大成,可谓如来佛祖的成道之卷,经卷飞出,确实可以当做灭度的一个侧面证据,但你可曾亲眼看到?”

    雷音赶忙解释:“小僧乃灵族,我族不容于神佛,绝不会替佛祖遮掩!”

    “小僧那时刚刚有些懵懂的灵识,只愿在佛祖座下听讲,岂敢贸然接近?自是不曾亲眼见到……”

    “然藏经宝阁亦是小僧本体的一部分,佛祖的气息陡然衰弱,再彻底消失,紧接着真经飞散,却是做不得假!”

    李彦道:“不必紧张,我并非指责你是灵族叛徒,而是根据喜恶的不同,难免有所偏差,若是佛祖故意做出灭度假象,又当如何?”

    雷音并不认可,又不太敢硬顶,低声道:“那般为之,有何意义?”

    “为了开辟新界!”

    李彦仰首,透过宝阁的穹顶,看向无穷高远之处:“此方天地的异变,导致神佛将有三灾五衰之劫,再不可与天地同寿,为求出路,玉帝先行,又有老君、佛祖随后,再开世界。”

    “太上被称为开天辟地之祖,佛祖亦有重定地水火风之力,更何况还有年劫修长,得享无极大道的玉皇大天尊!”

    “就目前看来,祂们或许成功了,但又没有完全成功,新界与旧世依然关联,难以彻底抛开,尤其是旧世内沉睡的神佛与苏醒的灵性,都要解决……”

    “沉睡的神佛如何解决,暂且不提,而为了稳住灵族,玉帝、老君、佛祖伪造出了始祖之灵,实则在它的背后,就是新界的出入口,通过这样的方式,遥遥监控旧世,不让我等旧民脱出牢笼,干扰新界……”

    雷音听着,神情不断变化,涩声道:“当真如此?”

    “目前只是猜测。”

    李彦语气平和,自有一股万世了然于胸的沉稳,即便是这等骇人听闻的三界大事,也着眼于解决之策:“所以阿弥陀佛的下落至关重要,你对于如来佛祖的了解,也将帮助我们堪破真伪,直达三界背后的核心秘密……”

    雷音这次回忆得愈发仔细,但想了又想,还是皱起眉头:“可小僧所知的,也只有这些,佛祖当年是否真的灭度,小僧真的不知!”

    李彦问道:“那是何时之事?宏愿界诞生之前,还是之后?”

    雷音道:“诞生之前,诸佛没有声张,由过去未来现在佛主持,离开西牛贺洲,东渡来此,又以佛祖之名,发宏愿,度苦海,达彼岸……”

    “就在那时,小僧的灵识逐渐壮大,逐步接触灵山上下的秘闻,最终趁着众神佛入宏愿界沉睡,正式掌控灵山……”

    “不过能顺利为之,也是由于众佛的宏愿界似是遭了变数,生出无尽迷雾,将两大洲域与现世分隔,才让小僧窥得机会……”

    李彦一直有个疑问,正好询问:“东胜神洲与北俱芦洲成了宏愿界域所在,这两大洲域原本的生灵呢?”

    雷音显然并不关心凡世之人,闻言微怔,才回答道:“应是分散到了诸界之中,浑浑噩噩,不分真伪。”

    李彦皱眉:“我经历过宏愿之界,那里仍是大明王朝,君臣一心礼佛,品性依旧,是为现世投影,不似有真正的生灵陪衬……”

    “何况三千宏愿世界,即便将两大洲域的生灵都分配进去,也是远远不够的,半真半假之间,恐怕难度更大……”

    “除非有一主域,生灵为真,其余诸界映照投射,生灵为假!”

    雷音缓缓摇头:“并无此等界域,三千宏愿界不分主次,便是众佛陀所愿的世界,若未抵达彼岸,亦与其他神仙无异。”

    李彦沉吟片刻,将关于生灵的话题暂且放下,又问道:“观音菩萨和地藏王菩萨,是在此之前消失的,还是在此之后消失的?”

    雷音道:“这两位的菩萨各有道场,不在灵山修持,小僧亦无法断言前后次序,不过佛祖灭度之后,文殊普贤菩萨都有现身灵山,这两位菩萨却是再也没出现过……”

    李彦继续发问:“那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