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懵公子左西游右红楼

    第105章 懵公子左西游右红楼 (第2/3页)

    宝玉对这位言谈举止灵异古怪的玉之灵颇为惊奇。

    “你昨日题的诗极好,那句‘老去花残春日暮,宦游偶至檀溪路,停骖遥望独徘徊,眼前零落飘红絮.’我极为喜欢。”贾宝玉突然转移了话题。

    “我和你说正事呢?”孙言初说道。

    "只是那句‘马蹄踏碎青玻璃,天风响处金鞭挥。身畔但闻千骑走,波中忽见双龙飞。

    西川独霸真英主,斜阳寂寂照空山’里的意境,可是在离这里很远的一个地方?”贾宝玉继续一边走一边望着远处,继续打马虎眼。

    何声道:“嘿!这个贾宝玉,难怪每次林妹妹生气,他最后都能哄好,情商不是一般的高啊!

    “哎!宝玉,我是在帮你。”孙言初摸了摸额头。

    他好像只能逃避,在贾府,老太太、太太虽疼他,但婚姻大事,岂能由他自己做主。

    孙言初心道: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帮了这对苦命鸳鸯,也是功德一件。

    一语未了,两人已来到沁芳亭,孙言初想了想,把手搭在宝玉肩上,道:“宝玉,我先回避,记住,我会帮你。”

    何声道:“注定是金玉良缘,你偏要木石前盟?”

    他不管这些,他只知道,事在人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他让孙言初给贾母说两个故事。

    元宵佳节。

    花厅摆几席酒,定一班小戏,廊檐内外及两边游廊满挂各色宫灯,一切节前筹备事宜完成后,贾府元宵夜宴便在"笙歌聒耳,锦绣盈眸"的欢快热闹中如期而至。一共摆了十来席,每席设一几,几上设瓶,焚着御赐百合宫香,点缀花卉、山石小盆景。置小洋漆茶盘,置旧窑十锦小茶杯、紫檀缨络。每席前竖着一柄倒垂荷叶,这荷叶乃是洋錾珐琅活信,可外扭照着灯影看戏。靠背、引枕、皮褥、小几俱全,小几上放着茶碗、漱盂、洋巾之类,还有一个眼镜匣子。这自然是贾府的最高权威贾母的席位,考虑得很是贴心周全。

    贾母上座后,和众人说笑一回,取过眼镜戴上,令丫环琥珀坐在榻上给她捶腿,邢夫人、王夫人、尤氏、李纨、凤姐、贾蓉的媳妇等入席相陪。

    榻边另置小席,由宝琴、湘云、黛玉、宝玉四人坐着,每装果菜来,先捧给贾母看,若喜欢则留在小桌上尝尝。

    贾府的这个元宵夜宴,人虽然没有全到,能到的都到了,也算极为隆重而又热闹的合府过节了。

    庄头林之孝的媳妇还送来过元宵节所用红线串穿的铜钱,贾母吩咐乐班唱曲《西楼会》,见九岁孩子文豹说话很乖巧,大悦之余,贾珍贾琏下跪,向贾母敬酒。二更时,看戏《八义。观灯》,放炮仗。吃元宵时,贾母安排歇了戏,听女先儿说书《凤求鸾》,弹曲子《将军令》。为讨贾母欢心,贾宝玉便跑到老太太耳边说了几句,苏伶舟要给老太太说书,老太太高兴的应允了。

    孙言初道:“今儿元宵佳节,给老太太说两个故事。”

    “好似风流,不是冤家不聚头,今天咱们这个故事发生在明朝淳德年间,扬州府的一个县住着一家人家,这家人姓邵,老两口膝下无儿只有一女,姑娘长得是非常的美,哪天出生的呢,五月初五端阳节,所以家里边给姑娘取了一个小名叫端阳,这个姑娘只有这么个小名,对外人家都称她邵氏,但是家里边儿父母长辈都叫她端阳,这个姑娘聪明伶俐,小模样生的极美,还很乖巧懂事,到了十五岁的时候,求亲的媒婆都把门槛给踢破,姑娘就是太美了,既聪明又大方,身材模样皮肤五官无一不好,挑不出来一点不好的,要说把她嫁出去,老两口还真舍不得,就这么一个闺女,端阳要是出嫁了就剩老两口了,所以一直到十六岁这姑娘还没出门子。”

    老太太来了兴致,这样的故事确实没听过,倒是觉得新鲜。

    “姑娘有一个很合得来的朋友,早先是她们家邻居,挨着她们家住,罗大叔的儿子,叫罗猛,这个孩子不错,就是有点不好,不喜欢上学,一提念书就烦,就喜欢舞刀弄棍,很仗义,后来大了以后还跟了一个会功夫的师傅,能踢能打,一直保护着端阳,两人是一同长大的,可以说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后来姑娘越来越大,太太就和她商量,问她想嫁什么样的人,端阳就告诉太太自己喜欢罗猛,老两口一惊,不太愿意把女儿嫁给这么个只会打架的粗人。

    老两口最后决定让媒婆帮着挑个好人家,媒婆出面给选出来好多家,有钱的,有势的,长得好看的,老两口千挑万选下选中了一家。

    这家人姓邱,有钱,一共三兄弟,说的是邱老大,这邱老大叫邱大翔,二兄弟叫大胜,老三叫大力,哥三都不错,有钱,老两口最后定了就这个老大,也不和端阳商量,知道和她商量这事准成不了,因为端阳喜欢小猛子,所以老两口就自己做决定了,紧接着就交换信物,下龙凤大贴合婚批八字儿,应用之物该准备叫准备,知道所有的事都办好了,才和端阳说。

    这端阳一听,蒙了,怎么就要成亲了,和谁成亲?老两口告诉她要嫁给邱家,端阳心里不太愿意,说就喜欢猛子,太太说,猛子没钱就知道打架,你跟着他整天提心吊胆有什么好,猛子有什么好,这个邱老大外号叫愣子,比那猛子好。”

    老太太听到孙言初讲这一段,笑了,众人也都笑了。

    “太太对端阳说,你看的没有大人清楚,父亲母亲比你看的宽,过了门日子好着呢,娘不会骗你的。

    一开始端阳还是不愿意,老两口连着劝了好些日子,端阳才无奈的听了父母的话,端阳是个好孩子,不想让父母不高兴,就听了父母的话,最后只好同意了。

    猛子知道了这事以后,十分接受不了端阳嫁给别人,他一直喜欢端阳,把她放在心里,可是无奈,只好眼看着喜欢的人嫁给别人。

    两家人最后选好了日子就在五月初五这天办喜事,这天正好也是姑娘的生日,挺好,是个好日子,又成亲又过生日,老邱家也十分高兴,热热闹闹,吹吹打打,花红了轿子把姑娘抬过去,没想到嫁过去之后,端阳姑娘才发现这个邱老大是个混蛋,脾气暴躁,是个酒肉纨绔,喝了酒就耍酒疯打骂人。老两口后悔呀,好好的姑娘没有让她嫁给喜欢的人,一辈子就这么毁了。”

    孙言初讲到这里,停了下来。

    老太太听的唏嘘不已,正要听他往下说,见他停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