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 统筹

    第三百一十五章 统筹 (第2/3页)

全篡改其存在意义,巫道认为这会打乱原本就已经很完美的世界,是对‘自然’的破坏。

    自然,并非是花花草草,是指古往今来,宇宙万物。

    再度领会到这种差异,李启甚至感觉人身小天地都有些迟滞了。

    人巫之争,开始有些激烈了。

    他闭上眼睛,心中默念箴言:“大道之源,其源甚真,无物不禀,无物不受,无物不度,广尽于无畛,细沦于无间,故曰通于一,万事毕……”

    他在试图用道门之道来调和双方。

    存在即是合理,无物不禀,无物不受,无物不度,人和巫只不过是选择的不同而已……大道无法言说,这些的一切都包含在大道之中,其实本质并无冲突……

    李启一边试图平息体内的暴乱,一边对着周围的人说道:“诸位请起,说说具体的情况吧,想来你们应该知道些什么?”

    那些士兵全都站了起来。

    为首的那位副将上前来对李启拱手:“将军,我等得天授旨意,前来遵将军之令,只是,辎重粮草等物……尚需要将军筹备。”

    “嗯,你们人数我已经知道了,只是你们的饭量如何?一日需多少粮?”李启点头,然后问道。

    那副将或许不是第一次来了,听见李启问话,他马上呈上一封帛书。

    李启接过,发现上面写的非常清楚。

    五千正兵,想要维持足够的战斗力,需要一人一日需十斤精粮,二斤肉食,半两盐。

    若是需要操练,则不仅仅需要肉食,还要有足够的灵物进食,补充内气。

    想要维持一只精兵,则最次需要三日一出操,如果只是吊着不让战斗力跌的太厉害,那就是十日一出操。

    如果是战时,有大量内气消耗,正兵们需要的灵物补充甚至可能达到每人每天至少十缕内气的程度。

    一万辅兵,所需折半,但若是需要操练,也是会加大消耗,战时也是差不多。

    民夫不饿就好,一天二三斤粮差不多就够吃了,但若是需要民夫干重活或者长途跋涉,则吃的更多,甚至有时候能翻倍。

    但肉和灵物可以不为他们准备。

    但是如果不给吃饱就干活,可能会出现非战斗减员。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数据,不一而足。

    比如民夫的负重,移动速度之类的。

    因为派出去运粮的民夫,如果人太少,粮食太多,速度就会变慢,变慢之后,就要消耗更多时间,约等于消耗更多粮食。

    小书亭app

    但如果加多人手,也要吃的更多,最优解是什么?

    维持战斗力,是三日一出操,还是十日一出操?

    这么一看,行军的战前准备,辎重储备,还真是一个技术活。

    这不只是单纯的术算,而是一整套统筹安排算法的优化

    如何做到最优解,是兵家的重要一课!

    不是什么单纯让你解一个难题,而是很多个难题,综合成一个实际问题,然后让你去得出最优解。

    就算不是最优解,也必须要达到及格线以上,才能保证‘举兵而境内不贫’,从而导致‘兵胜而国败’。

    李启看完之后,沉吟一二,然后看向副将,说道:“消耗是看了,不过这辎重该从何处调配?资源来处是什么地方?”

    那副将马上再呈上一封帛书,对李启说道:“将军明鉴,这是我国的堪舆图,其中特产,税收,粮仓,皆在其中,只是还望将军调配有度,若是某地强征过多,恐会激起民变,反倒得不偿失。”

    李启闻言,又接过对方手中的帛书,再看。

    却发现上面画了地图,画了一个国度,分成十几个州,每个州有不同的特产,不同的人口,关键时刻也可以强征壮丁,但这样做势必会引起民生动荡。

    李启发现,这里面的人口,都出奇的少。

    十几个州的人,加起来却只有不到一百万人,也就是一个州也就几万人。

    李启再仔细查看,却看见比例尺相当的离谱。

    这个洞天,大小了。

    纵横不过六七百里,李启只要几个小时就能跑一个来回,所谓的‘州’,实际上就和百越的县城没多少差别,根本够不上一国。

    一州几万人,整体人口勉勉强强算是一百万吧,这样的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