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七章 国子监里不是有人吗

    第五百六十七章 国子监里不是有人吗 (第2/3页)

余不足二十岁的就不在考虑之列了。

    这些年幼者中就包括朱慈烺以及各位重臣家中的年轻子弟,他们都是以普通监生的身份进入国子监,日常也是五日休沐一天才能回家,其余时间全部吃住在国子监中。

    为了方便和别人打交道,也为了自身的安全,朱慈烺已经改名朱俊生,知道他真实身份的只有寥寥数人,并且这些人都被严令不得对外透露太子的身份,否则会被家里禁足终生。

    “首辅之意,是欲将国子监诸生放之地方以砺其材?此策甚佳!诸生学识已具,只差付诸实践,先正好有用武之地供其施展,如此一来,是人才便会脱颖而出,反之则泯然众人矣!甚妙!”

    朱由检闻言眼前一亮,随即不禁对温体仁的神来之笔大加赞赏。

    “正如圣上所言,诸生于监中时日已久,除却被拔擢外放者之外,剩余两千余人大多于其中无所事事,心思大多放在下次春闱之上,其中甚至有不少人旷课嫖宿、不求学业精进。与其任由此类人空耗国帑,还不如借机安插,使其切身体验为官之道后再视实情定其前程,以免更多庸官误民!”

    老温直接把话挑明了:这两千多人中的大多数没把皇帝求真务实的要求放在心上,还是想一门心思地力求在下届科举中胜出,到时便可以堂而皇之地为官一方。

    这样的人不安排下去打磨历练,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甄选,那就算将来中试当官,也不过是多了一些官僚而已。

    “老子身为大明首辅,次子都要天天跑去田间地头与农户打交道,你们这些狗屁不通的书生为何就苦不得累不得?难道你们的身份比老子还要高贵不成?这回非要把你们都打发下去不可!”

    老温心里暗骂道。

    这些举子每月都有一两二钱的伙食补助,用于日常的饮食所用,这点银钱虽然不多,但用在吃饭上是绰绰有余。

    其实但凡是中举的的读书人,家境条件都比较优渥,大部分人根本不差这点银钱。

    所谓的寒门学子指的并不是家境贫寒的读书人,古人口中的寒门说的是小地主阶层。

    在这个工商业并不发达、挣钱的门道极为稀少的时代,从读书到中举,期间是要花费大量银钱的。

    不管是日常所需的笔墨纸砚,还是外出上学就读所费,算下来每个月都要花费至少好几两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