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七章 首辅的儿子就是不一样

    第六百九十七章 首辅的儿子就是不一样 (第1/3页)

    由于地理位置的缘故,气候温暖潮湿的南方夏收要比大明北地来到更早一些,就在卫护县的农户们准备开始收割麦粟的时候,新设立的湖北行省已经基本完成了小麦水稻的收割任务。

    这一日,在襄阳府宜城县县衙二堂内,身穿青色官服的温侃正在与宜城县的主官们商议移民安置以及秋播的相关事宜。

    “西咸兄,诸位同僚,这五万余户河南移民能于宜城得以安置顺妥,贵县上下可谓付出良多。年余以来,诸位皆以朝廷之令为准,终日不辞辛劳,往来奔波与下辖乡村,切实担负起诸般繁杂事物,此间情形本官俱是尽收眼中,并尽与前番题本中如实上禀,以使朝堂上官能于选贤用能时加以细细考量。

    此番诸位尽皆受到朝廷嘉奖,足可见当今之形势,只要我等实心任事,朝廷自不会视而不见。

    现下移民之大业于宜城可谓是初见成效,但后续还会有数量不等之灾民南迁至此,还望诸位同僚再接再厉,将圣上之嘱托、朝廷之重任始终放置与心,勿要心生懈怠之意,以使移民安置一事得以善始善终!”

    在经过两年的历练之后,温侃的身上除了还有那种令人感到亲切的气息外,还增添了几分气度和官威,端坐时浑身上下散发出了一种居于人上的气场。

    “温寺丞所言极是有理。

    所谓行百里者半九十。

    现下移民安置诸般事宜也不过是开了个好头,离最后功成时日尚早,下官与宜城诸位同僚自当尽心竭力、一如既往,定不会半途而废,致使前功尽弃。

    年余以来,下官与宜城诸位同僚,蒙温寺丞悉心指导,于此间受益良多,今后还望寺丞勤加指导,带领我等再立新功,以报圣上及朝廷嘉勉之恩!”

    说话的是工部都水司主事方金友,他比温侃要大上几岁,与温侃一道被派到了湖北,主持各地水利设施的规划和营造事物。

    由于政绩突出,方金友前几日刚刚接到吏部升职的嘉奖,由正六品擢为从五品,离着身穿绯袍还有两级,可以说是已经看到了高官的衣角。

    因为此事,方金友的心里对温侃也是感激不尽。

    他知道,要不是这位首辅之子没有揽功,而是将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