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四章 舆论的重要性

    第七百四十四章 舆论的重要性 (第2/3页)

思想的禁锢,舆论的引导将会是极为重要的。

    引导舆论的大杀器------报纸是不是该登场了?

    如果把朱舜水、方以智等人的观点刊登与上,进行大面积大范围的传播,在辅以具体的事例,比如各地开荒拓田取得的成效、下乡举子中表现优异的一些正面典型、理工学院学以致用诞生的最新成果等等,那对整个社会的潜在影响将会是十分巨大的。

    舆论的作用是无与伦比的,来自后世的朱由检自然是最清楚不过。

    但这种足以改变整个世界的武器也是柄双刃剑,一旦控制不好,未来会对社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危害,说它是洪水猛兽也丝毫不为过。

    现在大明办报纸的技术条件已经具备,无论是油墨、活字印刷书、纸张,甚至是套图等各项技术已是非常成熟,只要自己把这个创意一讲,朱由检相信,不出数日,一份样本便会摆在自己的面前。

    现在的将作局汇聚了各行业的能工巧匠,再加上四海商行招揽的各种人才,京师的技术力量已经远超经济繁荣的江南地区,等到数年后理工学院的首批人才成长起来,各种新生事物就会以雨后春笋之势茁壮成长,成为大明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动力。

    至于谁来掌管这个治世利器,朱由检的心里的人选倒是有几个。

    朱舜水、陈子龙、吴伟业、张岱。

    这四人都是明末的大才子,每个人的名气在后世都是响当当的,而支撑名气的就是他们本身具备的超凡才华。

    朱舜水就不必再提,先说陈子龙。

    被后世誉为“明诗殿军”、“明代第一词人”的陈子龙可以说是上述四人中文学成就最高的。

    其特出之才情、文章,与铮铮之民族气节,毫无争议的成为明末清初文坛盟主,《明史》中也有他的本传,称其“生有异才,工举子业,兼治诗赋古文,取法魏、晋,骈体尤精妙”。

    其诗歌创作,尤其是中后期诗歌创作,旨在继承盛唐诗歌创作反映现实的精神,特别强调文学创作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