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六章 以天下财养大明

    第八百零六章 以天下财养大明 (第1/3页)

    以天下之财养大明。

    这是几年前朱由检在召集阁臣议事时说过的话。

    当时很多人还没琢磨过味来,因为他们不懂紫本主义和植民经济的本质----掠夺资源,这也是后世西方经济高速发展最重要原因,而这些东西对于崇尚儒家文明的重臣们来讲,有点太那个。

    不仁不义。

    不过,在朱由检制订的战略计划陆续开始实施后,辅臣们现在回过头来一看,当初的策略已经初见成效了,并且没有丢失仁义之名。

    理工学院游览结束后,在鸿胪寺官员引领下,藩属国贵宾们乘坐一辆辆内有铜质炭盆的四轮马车,前往京郊的四海水泥厂继续参观。

    贵宾们早就见识过北京城外四通八达道路上这种光滑平坦且硬度十足的特殊材料,已经有不少人打听这是何物了,都想着在本国也修上几条这种路面,再从大明采购一些四轮马车,回去后街上一亮相,那场面,肯定是观者如山啊,啧啧,想都不敢想,简直不要太美妙。

    参观完毕回到京城,礼部侍郎、鸿胪寺卿郑芝凤宴请了各位贵宾,就大明朝廷将会帮助各国发展经济一事发表了了热情洋溢的演说。

    宴会的第二天,各方代表出席了大明礼部召开的相关情况说明会,大明方面依旧是郑芝凤作为代表出席,郑侍郎接着昨晚话题与各方代表展开了深入的探讨。

    要想富,先修路。

    诸藩国内道路交通条件实在太差,这直接导致了大明商人想要从诸国采买更多商品都难,为啥啊?因为运不出来。

    再好的东西到了收获季节,因为道路狭窄崎岖,只能靠人力一点点背到市面上去,最后只能眼看着烂在田里、树上,这些东西可都能换成银币啊。

    只有道路通畅,交通条件便利,各国产品才能更多地卖到大明,各国朝廷才能有更多税收,诸藩贵族才能享受高品位生活。

    有鉴于此,大明朝廷决定在诸国选址建设水泥厂,以便帮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