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8章:蓝玉的报复,海岛局势

    第718章:蓝玉的报复,海岛局势 (第1/3页)

    苏丹娜的夺命剪刀脚确实厉害,可朱英也不是吃素的。

    只是让朱英没想到的是,苏丹娜希望大明出面调停两国战争,而非是出兵协助真腊。

    看来这便宜大舅子的野心不小啊。

    他明显已经感受到了真腊六百统治残留的腐朽,想要变法,改革。

    在借助他国危险,大明帮助下,完成对真腊上下的清洗。

    就是不知道能不能成功了。

    「你不想小文真未来成为真腊的王吗。」

    朱英自然还记得当初的承诺,毕竟他跟好几个妃子都许诺过,这也是大明未来对海外藩王的一个政策。

    这些儿子们,除开小文承外,等他们稍微长大一些,都会丢入到大明军事学院去历练。

    不会统兵的藩王,怎么会是好的藩王呢。

    「或许我大哥,他能很好的管理真腊。」苏丹娜略微的迟疑后说道。

    朱英点点头,并没有强迫的意思。

    有些事情现在说不好,这最后也不是苏丹娜说了算。

    小文真还小,等他长大的时候,或许会有自己的追求。

    「既然你想好了,那就听你的。」朱英笑着说道。

    苏丹娜闻言,感受到了面前的男人,是真的爱自己。

    既如此,当然是更为猛烈的回应。

    此刻的朱英处于风雨之中,而远在千里之外的蓝玉,也同样处于风雨之中。

    倾盆大雨宣泄在原始的丛林里,茂密的树林完全看不清任何东西。

    数千大明将士,就这么潜伏在距离敌人不到五百米的地方。

    蓝玉在雨中,目光冷冽的看着前方值守的暹罗士兵。

    于南洋的这些城池,城池一般只会在平原地带,像是这些丛林之中,很难修建城墙。

    蓝玉摸了摸脸上的伤疤。

    这是在两月前,暹罗突袭真腊的时候,自己所受的伤。

    那一支利箭袭来,直奔蓝玉的面孔,来不及反应躲闪,微微偏头,箭矢破开左脸,划出一条长长的痕迹。

    十万人的围攻,打了蓝玉一个措手不及。

    在这样的情况下,蓝玉也只能是拼命逃跑。

    还好这些暹罗的军队战力不足,在丢下了数千的尸体后,被蓝玉突围了出来。

    然而这次,一万四千人,最后活着的不过是八千。

    整整六千老兵,死在了这次的围攻中。

    奇耻大辱!

    蓝玉打了一辈子的战,什么时候遭受过这样的溃败。

    不需要多说什么,存活下来的将士们,眼神中闪烁着夺人而噬的目光。

    这不算是失败,只能说是意外。

    只是这场意外,要了六千将士的性命,差点让自己身死。

    因为是准备去吴哥跟真腊王谈事,是祝贺。

    一来是携带了许多礼物,这也是太孙的意思。

    二来带的人,火器军备没携带多少,大部分都留在了船上,毕竟不是奔着打战来的。

    只能说暹罗不讲武德,偷袭。

    还好蓝玉活了下来。

    那些原本给真腊王祝贺的礼物,自然是全都丢失了。

    对于现在的蓝玉来说,最好的选择是返回大明,然后请求太孙出兵。

    但这一来一去,再加上整军备战,少说都是大半年后的事情了。

    骄傲如蓝玉,吃了如此大的亏,要忍受至少六个月才能复仇,这怎么能接受。

    蓝玉带着剩余的兵将回到了船上,整军誓师后,要对暹罗展开疯狂的复仇。

    「国公,雨在变小了。」

    景川侯曹震走到蓝玉的旁边说道。

    蓝玉点点头:「通知弟兄们准备,待雨停,全军进攻。」

    在大军前方,是暹罗的一个军寨。

    像是这样的军寨,蓝玉已经拔掉了三个了,早已经是轻车熟路。

    雨停,屠杀开始。

    早就用油布包裹好的数十门大炮被抬了出来。

    三百米的距离,几乎将这个军寨大半都纳入到了射程之中。

    茂密的树林是最好的掩体,而在大雨之中,那些巡逻的暹罗人在蓝玉百战精锐的探马面前,完全就是个儿戏。

    军寨中,人数开始多了起来,似乎是因为雨停了出来做事。

    有那哨位好像是发现了不对,叽哩哇啦的大声喊叫着。

    军寨似乎震动了起来,蓝玉能看到许多男人带着武器正在聚集。

    大概是哨兵的死被发现了吧。

    不过现在已经来不及了。

    「全军听令,开炮!」

    蓝玉厉声喝道。

    下一刻,轰隆隆的声音响彻在整个雨林之内。

    数十门火炮齐齐的向着那军寨宣泄而去。

    所谓大炮的射程之内就是真理。

    这是来自于文明层次的碾压。

    阿瑜陀耶王朝也有火器跟大炮,但那都是装备在王牌军中,而非是这边关附近的军寨。

    木质的结构根本抵抗不住火炮的轰击,这个军寨大约有数千人左右。

    阿瑜陀耶王朝这等军制,跟大明的卫所制有些相像。

    几千人一个军寨,屯田,自给自足。

    很大程度上减少了阿瑜陀耶王朝的负担,也得以大规模的发展军队。

    阿瑜陀耶王朝的创始者乌通王拉玛蒂菩提为罗斛国国王,并非是暹罗的原住民。

    在打下阿瑜陀耶后,迁都而来。

    军寨制度让阿瑜陀耶王朝极为强大,但其中蕴含着巨大的隐患。

    阿瑜陀耶王朝建立之初,基本上承袭了素可泰王朝的政治体制,军务和民政不分,中央权力分散。

    许多军寨更像是自治的小国度。

    现在能够维持强大的原因,自然是在于乌通王拉玛蒂菩提的个人威严。

    然而其比之朱元璋还要大上几岁,迈入老年的乌通王拉玛蒂菩提,很明显活不了多久了。

    ......

    阿瑜陀耶城。

    这里繁华超乎想象,比之临近大明的占城都要显得热闹一些。

    乌通王拉玛蒂菩提很有眼光,把都城迁徙到这里来。

    阿瑜陀耶的发展壮大,得益于它所处的有利的环境,且乌通王善于向周边的国家和民族学习,并建立起适应其发展的制度。

    还是罗斛国国王的时候,乌通王就向往大明的强盛,因为在这里,最值钱的就是来自于大明的瓷器,丝绸等高奢品。

    这些来自于大明的货物,几乎可以直接等同于黄金白银。

    使臣过去的时候,正好是大明建立的第三年,也就是洪武三年。

    在大明待了两年的使臣回到国内的时候,得到了乌通王高规格的接待。

    而使臣也将大明的很多风土人情,制度规矩记录下来。

    军寨制度原本就有些雏形,乌通王并没有照搬,而是根据当地的情况,进行了一些改良。

    减轻了军队压力的阿瑜陀耶就变得更加的强势了。

    阿瑜陀耶所在的湄南河中下游流域,是东南亚各民族文化交汇之处,也是东南亚的一个贸易中心

    。

    在这里,大量的民族聚集。

    随处都可以看到拖着货物的行商,还有被锁链牵着的奴隶。

    王都的甲士在四周巡逻,维护着治安。

    各种各样的民族语言在四周响起,哪怕是侧耳倾听也完全不知道说了个啥。

    行商们往往都会数种语言,不至于精通,可至少能够简单的交流。

    阿瑜陀耶的四周,早就存在着受印度文化影响的各个国家。

    东边有真腊、占城,西边有蒲甘王朝瓦解后的缅甸缅族族人政权。

    北边有素可泰,南边有孟人国家,隔海相望的先后有室利佛逝和满剌加。

    能够在这样环境下发展起来,这跟拉玛蒂菩提有着很大的关系。

    此刻。

    王宫的顶层佛塔。

    拉玛蒂菩提躺在椅子上,看着下方热闹的景象。

    寻常没事的时候,他最喜欢在这里观赏自己所创造的国度。

    罗斛国是高棉人在数百年前建立的国家,强盛时拥有众多的属国。

    两百多年前,被更为强盛的真腊所征服。

    而在真腊衰弱后,罗斛国趁机趁机脱离真腊独立。

    拉玛蒂菩提之所以迁徙,是因为旧京乌通城一带霍乱流行。

    当然,实际上这场霍乱是拉玛蒂菩提亲手造成的。

    他想要迁徙的意思,遭受到了大量旧贵族的反对,毕竟罗斛国在乌通城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本土贵族在这里势力盘根错节。

    拉玛蒂菩提想要迁徙王都,也同样想要打击腐朽贵族的原因。

    而他的底气,来源于自己的岳父。

    他的岳父是素可泰王朝的一名太守。

    如今的素可泰王朝,在兰甘亨大帝去世后,逐渐在走下坡路。

    而太守的职位,便是一方军阀。

    在这位岳父的支持下,拉玛蒂菩提有了足够的钱财,和充足的兵力,这才有变法的底气。

    众所周知,不管是在哪个地区,哪个朝代,变法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譬如秦国的商鞅变法,奠定了秦国歼灭六国的根基。

    而变法的根本上,就是打破旧势力的影响,形成新的势力。

    拉玛蒂菩提王都,同样如此。

    霍乱的出现,让拉玛蒂菩提趁机迁徙成功,而很多顽固的守旧贵族,自然是不幸的死在了这场霍乱之中。

    阿瑜陀耶城是拉玛蒂菩提岳父所管辖的地方。

    他岳父在素可泰王朝,也有着极强的实力,衰弱的素可泰王朝,显然无力去进攻阿瑜陀耶城。

    其岳父支持他,或许是想找个靠山,属下。

    不过在其岳父死后,拉玛蒂菩提夺取了属于岳父的军队,钱财,土地。

    拉玛蒂菩提是高棉人的血脉,其岳父是泰族人。

    在融合了岳父的势力后,阿瑜陀耶城多了许多泰族的***。

    这让许多高棉贵族心下不爽。

    于曾经的乌通城,遗留的贵族们重新扶持了一位国王,是王国血脉的支系,用大明话来说相当于庶出。

    显然,新的乌通王并不会听从拉玛蒂菩提的命令,更是指责拉玛蒂菩提违背了祖先的告诫。

    他所生下的儿子,血脉已经变得不再纯洁。

    拉玛蒂菩提没有民族的偏见,只要有才能,并且愿意臣服于他,都可以得到重用。

    在这样的对比下,显然新的乌通王与之差距很大。

    拉玛蒂菩提军队很轻易的就攻入了乌通城,在杀死大量的守旧的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