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巧立名目,三七分账?不需要!(下)

    13. 巧立名目,三七分账?不需要!(下) (第3/3页)

买者自己保有2张,城堡保有1张。”

    “从购买之日起计算,满6个月后,凭券从城堡取回1.2倍金额!”

    “也可以持有更久,满12个月后再取回,可返还1.4倍金额!”

    “举个例子,你们在某日购买了10银币的‘发展债券’,那么6个月后,可以凭券从城堡领回12枚银币。如果是持有满12个月后再领回,便是14枚银币!”

    “嗯,以上两件事,在缴费的时候,可以用粮食来替代”

    管家顿了顿,深深吸气,开始朗读卷轴上的最后一段话。

    “我的父亲,雾月·费叠列什,他在位领主的时候,从未为难过大家,我想固斯城的子民们,都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的。”

    “我,初阳·费叠列什,如今继位本岛领主,有志于把固斯城发展起来,让我们拥有更多的酒馆,更多的船只,更多的澡堂,更多的人口,更多的农场,更多的大房子!”

    “很多事情,会开始慢慢发生变化。”

    “我的客卿说,一个领地强大与否,不仅要看城堡里养了多少士兵。”

    “更得看,领地的人们,是否富足快乐!”

    “面包会有的,大船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

    “谢谢大家!”

    松了口气,管家收起了卷轴,然后吩咐手下人,把几张内容相同的抄写卷轴,在城内的几个显眼地方,用钉子挂起来,以供领民观看。(尽管目前,他们大部分人都看不懂文书)

    人群很安静。

    治安官和管家以及仆从们,离开了集市广场。

    人群熙熙攘攘地交谈了起来。

    随后,人群向四面八方散去,将领主的旨意,传递到了固斯城的每一个角落。

    六天后,管家阿托尔向初阳老爷汇报数据时,年轻领主的下巴差点掉到地上。

    第一批‘助理仆从’培训班,有500多人缴费报名。

    同时,有将近1000人,预付了10铜板,可能参加第二批次的培训班。

    然后,再加上领民们购买的‘发展债权’。

    最终清点完毕,竟然等值足足452枚金币!以及数量可观的粮食!

    要知道,固斯城的常驻自由民和农奴,总计八千多人。

    加上那些流动性较大的,在西牙里王国和其它王国之间来回倒腾的中小海商,满打满算,这座海港城市目前的人口,撑死大约1万人。

    按照9000人口计算好了,收上来的粮食不去计算,只计算钱。

    452金币,即452,00银币,除以9000。

    平均下来,每个人口提供了约5.022枚银币。

    领主老爷当时就心想,

    “卧槽!看不出来啊!我的领地民众有藏了这么多钱?!”

    而一旁站着的管家,则是脸上乐开花。

    我亲爱的老爷,这要比收税要好使多了!

    领民们,在主动给咱们送钱送粮呐!

    李迦束站在窗台边,看着窗外正午的太阳,微微一笑。

    比起对抗,

    合作,永远有着更长久的收益。

    初阳身为领主,手上能动用的牌,其实不少。

    愿意向领民们松一松‘晋升之路’的口子(或者说,上升通道),展示一下诚意。

    再结合魔鬼带来的,超前半个时代的金融债券。

    重建城堡,开发全岛屿的启动资金,便有了。

    那天晚上,李迦束语重心长,告诉初阳:

    人都是有主观能动性的。

    当一个人渴望花钱的时候,无人能阻挡他去投资消费。

    那么,怎么调动领民们的主观能动性?

    让他们看见希望。

    有些思想,在告诉人们,今朝有酒今朝醉,我们没有未来,历史已经终结。

    有些思想,在告诉人们,艰难困苦道阻且长,但我们有未来,希望就在明日。

    合理分配利益,堂堂正正。

    李迦束指导初阳,让这件事一箭三雕。

    其一,开设夜读班,逐步扫盲,提升领地民众的文化素养。

    其二,为未来的各种工程项目,预先培养监工、协调、管理职能的人才储备。

    其三,顺便,平价学费以及‘发展债券’,收集启动资金。

    转危为机。

    当然了,这些事情之所以能办成,也离不开,初阳愿意向领民们让渡一些利益。

    如果领主一毛不拔,把所有的利益,统统攥在手中,不肯给领民们哪怕一个铜板?

    呵呵。

    一切都是利益交换。

    只不过,在不同人的眼中,利益交换的方式千差万别。

    李迦束是个魔鬼。

    魔鬼最讲究秩序。

    李迦束的秩序,

    是****的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