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章 黑洞广播与文明等级划分(二合一6000字!)

    第两百章 黑洞广播与文明等级划分(二合一6000字!) (第3/3页)

主动出现。”

    “他们的计算能力,从行星级超算,体积膨胀到了恒星级别,从物质跨越到了纯能量级别。无论多少个星球级超算,都比不上一个M-796的算力。这是翻天覆地的本质变化。就好比我们的超级计算机,无论多少台,都比不上星球级超算,本质层面的差距,你们明白吗?”

    张然咽了口唾沫:“当然明白……对比匪夷所思的硅基类物种以及更加强大的文明,M-796也自称是中等文明。”

    绿星人回答道:“我们大归杨联盟,划分到六级就结束了。我们无法想象七级文明的存在形式了。可能是跨越维度后,达到了更高层次的算力吧,四维度的计算机,比三维的优越一些?我并不清楚。”

    这太他妈夸张了!

    神一样的硅基类物种,居然因为一个嗑药文明,把宇宙给炸了!

    张然抓着鬓角的头发,无法理解这些疯子到底怎么想的。

    不过,他很快便不再纠结这些,因为宇宙被炸掉已经是一个事实了,事实无法挽回。

    这个文明划分方案,对于人类来说还挺有参考意义的,至少能够判断出自身的实力到底如何……

    当然了,每个文明的发展历程并不相同,或许会偏科,有些科技比较拉胯,又有一些科技格外的发达,总之……

    人类姑且算得上是三级文明吧?

    如果吃透了绿星人的遗产,科技级别算是三级文明了。

    生产力的话还差了点,一个真正的三级文明,可能要10台甚至更多的全自动万能工厂,10亿以上的高素质人口。至少得完成万能工厂的建设,才算是三级文明。

    这样一想,人类似乎只是二级到三级文明之间的层次。

    二级文明巅峰?

    张然问道:“你们绿星文明当初逃离的时候,携带了多少资源呢?”

    “我们总共有12位球长,24个小宇宙,联合舰队在小宇宙中装载了大概21309万亿吨的物质……时间实在是不够,否则我们想将整个母星装进去。”

    “像我们第九舰队,相对而言实力非常弱,又不愿意接受其他球长的统治,只装载了3.9万亿吨的物质……其中避难所的质量大约是24990亿吨。”

    “这些资源呢?”

    “被四维护罩消耗掉了,那个小宇宙也被四维护罩给消耗掉了。”

    周边的一位智囊团成员差点儿发出“嘎”地一声,他插嘴问道:“四维护罩能解除绑定吗?”

    “不,不能……与首领的生命意识绑定。唯有首领能使用四维护罩。”

    张然有点生气,但又无可奈何。

    人类虽然搞到了绿星文明的母舰,获得了数千亿吨的资源,算是缓解了燃眉之急,建造万能工厂的资源到手了。

    但3.9万亿吨的资源啊,就被四维护罩给消耗掉了!

    还搭上了一个小宇宙也被消耗掉了!

    小宇宙应该是大头,3.9万亿吨的物质只是小头。

    也就是四维护罩这个东西,人类根本就用不起。至于生命绑定什么的,相关的破解人员正在研究这个防护罩,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研究出一个所以然来。

    他憋着一口老血,差点憋出了内伤……

    这时候,霍教授提了一句:“唯有完成环太阳系加速器,才能够发现所谓的蓝物质、长程量子纠缠力量吗?难道没有其他的方案了?”

    环太阳系加速器消耗的资源太多太多,人类根本承受不起这种资源消耗。

    “当然……有。”绿星文明的智者沉思了一阵子,说道,“三维宇宙垮塌后,科技发展反倒变得更加简单了。各个小宇宙中的规则产生略微的变化,由此产生了一些超级材料,相信你们也发现了这一点,并对之加以利用了吧。”

    “蓝物质算是量子比特海中,比较容易发现的一种。它们以长程量子纠缠的方式,引发空间规则的慢性变化。”

    绿星人继续道:“太阳系加速器本质上是想要模拟出开天辟地的能量级,击穿宇宙膜以研究高维宇宙中的长程量子纠缠。”

    “这个能量级在中子星对撞,黑洞对撞的过程中可能也会产生……但我并不是太过确定。”

    由于绿星文明本身就没有完整的蓝物质力量,这位科学家磕磕绊绊地写了半天,也只是憋出了这些东西。

    他们听到的东西,都是大归杨联盟提供的只言片语罢了。其实只要有一个大概的方向,便已经是一条正儿八经的捷径。

    “过时的方法,放到现在就没什么用了。加速器我们造不了,中子星的对撞,我们更是寻找到不到……”张然摇了摇头。

    反倒是高维实验室的霍教授,揉着自己的太阳穴:“听他们的描述,蓝物质应该是一种最为底层的空间机制,居然还能干涉到小宇宙的规则……比我们的标准粒子模型还要更加底层。”

    “环太阳系加速器模仿出开天辟地的能量级,其实就是想要打穿宇宙膜,产生一个非常小的高维空间。曾经的宇宙文明们,就是这样发现高维世界的一些理论的吧。”

    “他们那时候还真的挺艰难的。 ”

    林秋月也是抬起头:“是的,那时候的文明,其实比我们现在困难的多。”

    “我们本身就处于高维宇宙当中,所以直接对小宇宙进行研究即可。我们没有必要多此一举制造一个加速器……引发小宇宙规则变化的蓝物质么……”

    引力能够在各个维度存在,于是按照这种特性人们制造出了引力波望远镜,来观测高维宇宙。

    但蓝物质又是什么呢?

    小宇宙规则的不同,是蓝物质引发的?

    这个问题摆在了眼前,人类如何观测到蓝物质?又或者,它根本就是观察不到的,而是计算出来的?

    ……

    (PS:二合一哦。60万字了!最近的订阅好差,这本书居然精品都这么困难,o(╥﹏╥)o科幻果然是扑街题材。当然和我写的辣也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