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童稚初出村

    第一章 童稚初出村 (第2/3页)

    送他到海子这里学习铁器打造,虽说父亲很早之前便有这样的想法,但那是打算让他十五岁左右才送他来的,而今天便送他前来,则是因为母亲患痨,父亲将送母亲就医,不放心他独自一人在家,所以才于昨夜决定将他送到海子镇,并将家中牛车贩卖。

    本来,陆相家的牛及牛车他父亲是不想卖的,但是他母亲的痨疾已越来越重,父亲将要带母亲到绥汐县就医,为了筹医款,也因他到了海子,牛不再有人放牧,所以才有父子二人早早赶往海子之事。

    陆氏一族在箐头村定居已有数代。据说以前在箐头村是一个大家族,家境殷实,祖上是离任官员,因在朝堂得罪权贵而受迫,所以举家迁至箐头村。

    陆相祖父因与其叔祖感情颇深,众族人迁居之际,因陆相叔祖过于年幼,祖父因顾及幼弟,便未随族人迁居,而是留居箐头村,因家学渊博,便设学馆授村中孩童文章,只因村人多贫,孩童入馆者渐少,及陆相祖父逝世,传家之业几废。

    待到父亲一代,家事日微。陆喜言最初还在学馆授业,直到只剩一个学生--陆相,终只得闭馆而与村民一道开始狩猎、耕作,因是全村孩童的老师,所以很受村人尊重,所以即使耕作、狩猎不甚如意,但在村人的帮助下,生活还能够勉强维持。

    陆相四岁随父识文,其母亦出于书香之家,自小在父母言传身教之下,颇为守礼,再加上长的眉清目秀,自然很受村人喜爱。

    十岁随父亲上山狩猎,学射,在村人的教授之下,两年来,射术已有一点基础,身体也长高了许多,两臂均有数十斤力。

    就这样,一家人其乐融融地生活着,岂知天不遂人愿,其母突然患疾,且还是海子医者束手无策的痨疾,所以,父亲便提前将陆相送到海子镇学习技艺,同时,也是想有人帮助照顾只有十二岁的陆相。

    心情极为复杂的陆相,亦步亦趋紧随父亲在人流涌动的街道上拥挤前进,他们要到镇南牲口专市。

    约一刻之后,父子二人才极为不易转到专市,只听到讨价还价声不断,“我这犊子只因劳力不够才贩卖,你只付一贯钱,哪里只值这点”,“好哩,牯牛三贯,卖与你了……”

    陆相听着喧嚣人声,与父亲将牛车赶至一个角落站定,等待买主,站了近一个时辰,终于有人问价。

    父亲陆喜言因急于将陆相送到铁匠铺,与买主经过一刻钟商讨,又将家里情况一一告知买主,村民大多淳朴,最终以三贯八百文钱买走了陆相父亲手中牛与牛车,父亲领着陆相对买主千恩万谢。

    陆相不舍地看着买主赶着牛车渐渐远去,才在父亲的拽扯下离开牲口专市。

    闹市边上,父亲陆喜言带着陆相坐于街边茶馆,要了两大碗茶就着两个窝窝头囫囵吃了。正欲起身走出茶馆,见一身着青色锦衣的中年男子迎他们而来,不时打量着陆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