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第137章 陷害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第137章 陷害 (第1/3页)

    宣绍抬手拥住她的肩,微微点了点头。

    待心腹之人将烟雨母亲的骨灰装好,宣绍命人将那琉璃棺仍旧合上,重新抬回密室之中。并将密室填实,封住。

    他则与烟雨上了马车,带着为数不多的人,直奔南山而去。

    在南山寻到了烟雨父母的衣冠冢,宣绍二话不说,恭恭敬敬的跪下身,郑重叩拜。

    “父亲,母亲,前事不管因何而起,都已经往事成烟,如今烟雨成为我的妻,乃是上天安排,缘分所至。我定一心待她,好好照顾她,请父亲母亲放心吧。”

    言毕又郑重的叩了三个头。

    烟雨在他身边跪下。嘴角含着淡淡的笑意,“父亲,母亲,女儿如今过的很好,你们安心吧。日后,女儿也会过的更好的,断不会像以前那么傻,困在执念之中,枉费生命了。”

    没有立碑,没有排场,极为简单的将烟雨母亲已经火化了的骨灰安葬。只这做女儿女婿的亲手烧了些纸钱,纸元宝,众人都远远的守着。

    未到晌午,一行人。便回了宣府。

    烟雨气色一直很好,衣服宽大,倒是瞧不出她已经微微隆起的小腹。

    宣绍如今倒是多了个嗜好,无事之时。就喜欢将耳朵贴在烟雨的小腹上,听听里面的动静。

    往往烟雨还没觉得什么,他就欢欣的像个孩子般,笑道:“他动了!我听到了!”

    还会对着烟雨的肚子,“儿子。今日想听什么?爹爹给你读千字文可好?”

    也不许烟雨插嘴,一个人像是真对着他的大胖儿子一般,自言自语的欢快。

    烟雨如何也不曾想到,初遇之时,那般冷面冷言冷语的宣绍,也会有这么孩子气的一面。

    但不管宣绍怎样,她都觉得如今心里是甜的如蜜一般。

    一直被关在皇子所出不去的二皇子,生活显然就没有那么惬意了。

    想见淑妃见不到,想见皇帝见不到,自从那日见过宣绍之后,连宣绍也见不到了。

    如今他被软禁在这里,真是寸步难行。心里明知父皇是打定了主意要有所行动了,他却什么也做不了。

    眼睁睁的看着自己自从四岁懂事以来。就开始努力的讨好父皇,努力的揣摩着父皇的心思,终于见父皇的心从太子偏向他的时候,却要让他承认失败的结果,他又如何能甘心?

    可如今,不甘心又能怎样?他连出都出不去。

    自从被软禁在皇子所之后,他就整夜整夜的辗转难眠。

    这日夜里,不知是睡着还是醒着,他忽觉有些口渴,口中喃喃一声:“周泉,周泉,倒水来。”

    也不知周泉听见了没有,不闻有动静。

    忽而觉得自己被人托着后背扶了起来,一个冰凉的杯子触碰在他唇上。

    他潜意识的张开嘴,咕咚咕咚咽了两口水。

    人却忽而清醒过来,瞪大眼睛看着面前之人。

    “你,你是谁?”二皇子声音微微带着颤抖。

    虽然屋里没有点灯,但眼前这人却绝对不会是周泉!

    “周泉呢?”二皇子又问了一句。

    面前的黑影桀桀一笑,“二殿下无需紧张,我绝无害您之心,非但不会害您,我冒着如此大的风险,避过皇城司围在外面的人潜入进来,乃是为了帮您!”

    二皇子心中惊骇,“帮,帮我?帮我什么?”

    那人转过脸来看着二皇子。

    昏暗的房间里,二皇子看不清他的神色,只能隐约瞧见他半张脸都掩在黑纱之下。

    “二殿下如今最想要什么?”那人问道。

    最想要什么?

    二皇子咽了口口水,“我想出去,你能办我么?”

    “二殿下为何想出去?”那人却是继续问道。

    “被软禁在这里,见不到母妃,也见不到父皇,一点自由都没有,我自然是想出去的!”二皇子颤声说道,四下看去,也不见周泉的身影。

    那人闻言却是笑了笑,“二殿下说的不对,您想出去,无非是想为自己的前途谋划。如今您虽出不去,但是不耽搁您筹谋前程呀!”

    二皇子闻言皱眉看向眼前这看不清的身影,“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二殿下不明白么?”那黑影说道,“我就是来帮二皇子搬倒太子,帮您筹谋帝位的!”

    黑影压低的声音,忽而让二皇子有一种阴风过颈的感觉。

    他不由自主缩了缩脖子,“你究竟是什么人?”

    “我是什么人,二殿下日后会知晓的,只要二殿下将来大权在握,还有什么不受您掌控?”黑影笑着说道。

    二皇子心跳很快,他已经被关了好几日了,怎么也不曾想到,这天夜里,自己的房中会莫名其的冒出这么一个人来,还扬言要帮自己。

    这人既能躲过皇城司的侍卫,潜入进来,想来也是有些厉害的吧?

    “如今我出都出不去,你有什么办法帮我?”二皇子低声问道。

    “我已经有了一个绝好的计划,能立时上皇上改变心意。将二殿下软禁在此,是皇上的意思。只要皇上改变了心意,二殿下还怕自己不得自由么?”那人徐徐说道。

    “那,可是宣家,是支持太子的,宣绍如今还成了太傅。”二皇子犹豫道。

    那黑影嗤笑一声,“宣家不过愚忠而已,根本不足为惧,只要皇上改变了心意,宣家是不会继续和二皇子作对的,只要圣旨未下,二殿下您就还有机会。”

    “那,如何让父皇改变心意?”二皇子瞪大了眼睛,此时已经信了黑衣人大半。

    “二殿下可能绘出玉玺的模样?”那人忽而压低了声音道。

    二皇子微微吃了一惊,瞪大了眼睛,在黑暗中却仍旧看不清那人相貌,“你,你问这个做什么?”

    “自是有大用。今日二殿下危难之中,是在下帮了您,他日……”

    那人话未说完,只拿眼睛看着二皇子。

    二皇子咬了咬牙,“倘若你的计策真能帮我脱困,帮我搬倒太子,让我得来我想要的,他日,我绝不会亏待与你!”

    “好!”那人桀桀的笑声,在漆黑的夜里,颇有些让人毛骨悚然的味道。

    他伏在二皇子耳边,轻声说了些什么。

    二皇子听后连连点头,起身来到桌案边,点起一盏灯烛,极力绘制出印象中玉玺的样子。

    约莫过了两个多时辰,他修修改改,画了几次,才算满意。将自己手中宣纸叠好交给那仍旧隐在黑暗中的人,“此事,不会有什么问题吧……”

    “二殿下安心,万事无虞!”说完,只见那人身形一闪,不见了踪迹。

    二皇子还想叫住他问问周泉还活着没,却已经寻不见那人的身影了。

    若不是手上还留着些许的墨迹,桌案上的烛台还亮着,他甚至怀疑自己是做了一场梦而已。

    他转身回到桌案边,将桌上那些画的不满意的玉玺图样都拿在灯烛上烧成了灰烬。这才拿着烛台,到外间去寻周泉。

    只见周泉正躺在屏风底下,一手枕在脑袋下头,一手耷拉在身侧。

    他吓了一跳,抬手试了试周泉的鼻息。

    还好,还有气在。

    “周泉,周泉!”二皇子唤了几声,也不见他醒来。

    知道他还活着就好。

    二皇子吹熄了灯烛,一片黑暗之中,他的眼眸似乎格外的亮。

    他忽而轻笑了几声,稚嫩的笑声回荡在大而空旷的皇子所的正殿里,颇有些森然。

    太子被人惦记着,却似乎无知无觉。

    这几日父皇好似对他格外有耐心,竟多次来到书房探望他,还传召他到禅房里询问他功课。

    还问道他有何治国之策。

    这些先生都有讲过,他没什么实际的经验,照本宣科却是不难。

    虽不见父皇褒奖他,但送算没有像以前一样,对他爱答不理,只和二弟说的兴高采烈。

    如此,太子已经很满意了。

    宣绍正往东宫而去,忽而瞧见一个有些面生的小太监从他身边匆匆跑过。

    见到他,远远的行了礼之后,步伐倒似乎更快了些。

    宣绍寻太子有些事情要讲,倒也未将那小太监放在心上。

    太子此时刚从皇帝的禅房回来,在东宫闲闲的翻着书页。

    听闻宫人禀报太傅来了,便扔下书,亲自到门口等着太傅。

    “太傅!”太子旁的不说,对宣绍的毕恭毕敬倒一点儿没掺水。

    宣绍赶紧还礼,“太子无需如此客气。”

    太子却摇头道:“尊师重道,便是皇子,也不可违背此礼。且太傅于我的恩情,不止是教书教我武功,更有大恩,实在当得此礼。”

    宣绍心下颇有慰藉。

    太子如今能做到如此,日后便是再怎么样,即便没有成为一代明君的才能,也断然不会沦为昏聩之君的吧?

    宣绍看太子坐下,也在一旁坐了,“二皇子近日在皇子所,也十分安分守己。太子可曾在皇上面前替二皇子美言?”

    太子闻言,没有说话。

    前几日宣绍就曾告诉他,让他再见父皇之时,替二皇子说些好话,求父皇解了他的禁。可是宣绍怎么能明白,他以前在二弟面前吃过的亏,他以前听着二弟和父皇说话,完全插不进去嘴的感受?

    如今父皇面前好不容易只剩下自己了,好不容易旁边没有那个会花言巧语和他争宠的人了,这安生的日子他还想多过上几天的。

    最好父皇能永远将二弟关在皇子所里,永远不放出来!

    让他去替二皇子说好话,求父皇放他出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