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第141章 先有你还是朕?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第141章 先有你还是朕? (第1/3页)

    

    上一章:第140章你相信宣绍?下一章:第142章谢谢你

    路明阳几乎是不眠不休的在翻查近十几年,宫中收录的太监档案。最新章节全文阅读hua.

    上官海澜陪着他,实在困极,靠在架子边上合眼睡着了。脑袋猛的一晃。醒过来之时。睁眼悄悄,路明阳还在迅速的翻着册子。

    上官海澜伸手打了个大大的哈欠,“你不困么?”

    路明阳抬头看了他一眼,只见他眼睛都已经熬的通红,却是微微咧了咧嘴角,“找出那个人,她才会安全。”

    上官海澜不知是睡迷糊了,还是怎的一时没有反应过来,看着路明阳认真的神色,怔怔出神。

    朝阳的光从窗外漏进。落在他满是疲惫的脸上。却好似为他镀上了一层亮眼的金边。

    上官海澜看着他。竟看的愣住。

    耳边只有他迅速翻着书页声音,一室寂静的,让空气里有种微妙的味道。

    “你醒了么?醒了就继续找吧。”路明阳也不看他,只低声说道。

    上官海澜这才回神,“哦。”了一声转开视线。

    只是路明阳没有看到,一向没有正行,一向笑嘻嘻的上官海澜,这时候,却是微微红了脸。

    宣绍已经明显感觉到,经过御花园一事,皇帝对他的信任不似以往。如今若非通过玄机子,皇上许多打算他甚至无从得知。

    太子也“委婉”的告诉他,皇上似乎因着那些大臣的折子,对他有了不好的看法。

    宣绍只觉甚是讽刺。他一心为皇帝安危着想,一心想要抓住真正潜伏在暗处的凶手。却因此而遭了皇帝忌惮。

    大臣们嫉妒宣家,不是一日两日了,他早已不放在心上。他忠于的是皇帝,只要皇帝信任宣家,信任他,那他作所的一切就有意义。

    不料如今君臣之间也会生出嫌隙……

    但不管怎样,只要他还在皇城司,只要他还有能力,他就一定要找到那个八年前和八年后的如今。两次欲要行刺皇帝的凶手。他这么做,不仅仅是为了烟雨,更是为了皇帝。

    “奇怪……”路明阳嘟囔了一声。

    上官海澜立即放下手中无聊的名册,抬头看向他,“什么奇怪?”

    “有个太监十几年前入宫,不甚出彩,一直在集贤阁做粗使洒扫,后来不知怎的得到皇上赏识,被派往太子身边伺候。可是在太子身边呆了没两年,不知犯了什么错,又被撵回了集贤阁扫地。”路明阳合上手中名册,抬手揉了揉眼睛。

    若非他过目不忘,这么一个小小的太监一点小小的事儿,中间隔着几年的时光,分别记在不同的册子上,他还真发现不了什么。

    “这有什么好奇怪的?”上官海澜轻嗤了一声,“就是看宫里主子的心情,升迁贬低嘛,这种事不该很常有么?”

    路明阳却是摇了摇头,“能在太子身边伺候的人,而且是皇上指派去的,必然会受重用,一般不犯大错,不会被遣出东宫,如果真的犯了大错,也不会是遣出东宫那么简单,会直接要了他的命。你也翻了名册,因为一点点小事,就被打死的太监是少数么?”

    上官海澜闻言,这才脸色郑重起来。起身站到路明阳身边,“这太监叫什么?”

    “高让。”路明阳放下手中名册,“速去回报公子!”

    宣绍带着皇城司人马包围集贤阁的时候。

    集贤阁的宫人们吓了一跳。

    宫里人都说,皇城司兴师动众出现的地方,准没好事儿。

    集贤阁是宫中藏书楼最大最全的一处。若是对文人来讲,集贤阁可是个宝地。只是对宫中靠依附主子为生的宫人们来讲,呆在个藏书楼,是最没前景没前程的地方了。

    集贤阁会发生什么事儿,也值得皇城司如此大的阵仗出现的?

    宫人们又诧异,又慌乱之时,唯有一个身量瘦长的拿着大扫帚扫地的太监,低垂着眼眸,不慌不乱,神情安逸的继续扫着自己的地。

    甚是还颇有闲情的对一个皇城司侍卫道:“官爷,您当着奴才扫地了。”

    “你是高让?”站在宣绍身边的路明阳率先问道。

    那扫地的太监放下手中扫帚,抬头冲路明阳一笑,“正是。”

    皇城司侍卫立即搭好手弩,围住笑容和煦,一脸无害表情的高让。

    高让淡淡看了宣绍一眼,“终于让你寻到了,我在这儿等你很久了。”

    宣绍的目光落在高让的脸上。

    他年近不惑,面容和煦温厚,不同于安念之的冷脸呆板,微微笑着的表情,牵动眼角有几条浅浅的纹路,看上去,就像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年男子。

    且不知是不是在集贤阁呆的久了,他身上不似一般太监一般躬身哈腰,倒是有着挥之不去的书卷气,倒像是一位儒雅的文人一般。

    “等我?”宣绍缓缓开口。

    “是,我备了茶,不知宣公子是否肯赏脸喝上一杯?明前的瓜片,味道不错。”高让淡笑着开口,声音和当初的安念之倒是相差无几。

    “公子……”路明阳蹙眉,欲要劝解。

    高让看了路明阳一眼,轻笑,“想必宣公子心中有些疑惑,需要我来为公子解惑。只怕过了今日,这些疑问就会永远成为疑问。公子想知道真相么?”

    高让侧身坐了个请的手势。

    “公子,此人狡诈狠毒,诡计多端,且善用毒,绝不可信他。[看本书最新章节请到hua.]”路明阳在宣绍身边说道。

    宣绍却是抬脚向高让走去,“且听听你有什么说法吧。”估肠土号。

    高让一笑,带着宣绍进了集贤阁一旁侧殿。

    这里备有小炉,全套的茶具,以便供前来读书的主子在这里喝茶。

    不过平日里极少会用上,主子们看书都是让手底下奴才直接来取,谁会有闲心跑上这么远,专门来这儿看书呢?

    所以这集贤阁鲜少有有头有脸的主子光顾。

    宣绍和高让落了座,皇城司的侍卫们持着手弩,围在茶室之外。

    高让拿帕子擦了手,不慌不忙的烧水,煮茶,烫碗,一溜的动作闲适而有条不紊,像是在招待自己的挚友,而非前来抓他的皇城司佥事一般。

    “我入宫的名字是高让,高坤是我干儿子。不过思来想去,我最喜欢的还是安念之的名字,念之,念芝,多好的名字。”高坤一面将茶碗放在宣绍面前,一面轻笑着说道。

    宣绍没有去碰那茶碗。

    高让笑笑,倒也不在意,自己先端起茶碗,抿了口茶水。

    他如此痛快,一上来就承认了自己的身份,倒是叫宣绍有些意外。

    “高坤在皇城司什么都没交代吧?唉,也为难你这么久才找到这儿来,他倒是个嘴硬的孩子。”高让放下茶碗,微微摇了摇头。

    宣绍看着他,不置一词。

    高让笑了笑,“咱们也不是第一次见面了,上次将你打伤,伤好些了么?”

    高让说这话的时候,脸上的表情是十分和煦的,和煦的不像是再问伤势,而是再问:“上次你来我家吃饭,那菜是不是太咸了?”一般。

    天目山两人殊死搏斗之时,他还顶着上官海澜所做的假面,表情生硬冰冷,甚至是狰狞可怖。如今却恬淡而笑,一派安然。若非声音相差无几,倒很难相信,两人真的是一个人。

    “你不是有话想说么?”宣绍没有和他寒暄,绕弯子。他实在不觉得自己和高让有什么可寒暄的交情。

    高让又为自己添了茶,“是,可心有疑惑的不是你么?你不问,我一时也不知该从哪里说起了。”

    宣绍微微颔首,“我问话一贯在皇城司,你既愿意交代,就随我到皇城司走一趟吧,也免得在集贤阁大动干戈。”

    高让微微摇头,“你这习惯得改一改,皇城司的刑具我可是听说过的。那地方太阴森,不适合谈这些。咱们还是在这儿把话说清楚吧,说完,我随你处置。”

    宣绍打量着高让,分明知道这人邪气得很,经他手的东西没有不邪乎的,但如今面对面坐着,却只能在他身上看到一派儒雅之象,也是他的本事了。

    “你不问,就只好我来说了,从什么时候说起呢?”高让饮尽茶水,一面为自己添茶,一面说道,“应该从十几年前说起吧?”

    他的目光落在茶盘上,又似乎是落在了很远很远的回忆里。

    “那时候玉芝还未出嫁,我初到临安,身负重伤,且身上银子皆被贼人掠夺,已经饿了好几日。恰逢玉芝随母上山礼佛。众人瞧见倒在路边狼狈不堪的我,都是避之不及,唯有玉芝叫人停下马车,给我水喝,给我留下银子,还叫家仆送我到医馆诊治。哪怕她母亲在她身边反对,她也没有对我弃之不理……虽然我只透过那马车小小的车窗,看见她一眼。但这一眼,足以让我铭记终生。”高让放下手中茶碗。

    他脸上的笑容明媚到极致,一股儒雅的书卷气,配着清淡的茶香,让周遭的环境似乎都随着他的叙述,落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