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第144章 酒逢知己千杯少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第144章 酒逢知己千杯少 (第3/3页)

房里,当个账房先生,不爱说话也就罢了,不会讨好主子也就罢了。好容易被少夫人赏识,抬举成了个掌柜的,你说你倒是好好干呀!如今弄丢了这么多的粮食,你把自己赔上吧!”儿媳妇不敢冲着婆婆吼,起身转过脸来,冲着自己男人吼起来。

    “啊?弄丢了粮食?”刘嬷嬷登时退了一步,“丢了多少?报官啊!”

    刘嬷嬷的儿子,这才抬起头来,将前因后果讲了出来。

    刘嬷嬷也是一阵的失神。

    “如今宣家正是危难的时候,倘若是以往,这点儿粮食算什么……可如今,连主子的吃食都缩减了一半,这时候,你……你又出了这档子事儿!怎么办……怎么办?”刘嬷嬷跌坐在一旁的椅子上,喃喃自语。

    “娘,您去求求少夫人啊,听闻少夫人最是仁厚好说话,您去求求少夫人,多说说好话,说不定,少夫人就不会计较了……钱咱们还会赔上,不过是宽限点时间,娘?”刘嬷嬷的儿媳妇上前攀住刘嬷嬷的手说道。

    刘嬷嬷甩开她的手,“去求少夫人……你怎么不去求?安排奶娘的事儿,我为你那妹子多说了一句好话,少夫人看我的眼神就有些不一样,如今叫我去求,少夫人会给我好脸色么?”

    儿媳妇蹙眉,不满道:“当初我就跟你说了别管她的事儿,她也不是个好相与的,是您不听!”

    “哦,现在倒来怪我了?那不是你娘家妹子么?不是跟你沾亲带故,我管她的闲事干什么?”刘嬷嬷怒斥了一句。

    儿媳妇不敢与她硬顶,只别过脸嘟囔了一句,“我又没叫你管。”

    “一个个狼心狗肺的,白瞎了我一片好心……一个个的……”刘嬷嬷却是指着儿媳妇的鼻子骂了起来。

    许是这几日她心中郁结,没有一件顺心的事儿,让她早就憋了一肚子的火气,越骂越是难听。

    儿媳妇忍了许久,终是忍不下去,一把挥开了刘嬷嬷快戳到她鼻尖儿上的手指头,“您骂谁呢?说不准就是因为奶娘这事儿,你得罪了少夫人,才出了现在这档子事儿呢!”

    她一句话说完,整个家里霎时静了下来。

    刘嬷嬷,刘嬷嬷的儿子,面面相觑。

    “你,你这话什么意思?”刘嬷嬷颤声问道。

    “我,我没什么意思……随口说的。”儿媳妇捂了嘴道。

    “是了,我儿这么久了,从没出过纰漏,如今怎么就在这个节骨眼儿上……还那么巧的衙门里一点查不到……”刘嬷嬷失魂落魄的跌坐在椅子上,“这是得罪了少夫人了呀……我只说了那么一句好话,我以为少夫人不会放在心上……”

    刘嬷嬷说到这儿,忽而想起了自己给张李氏的药,莫不是那药,少夫人也查到了她的头上?

    不会吧?少夫人平日里不声不响的,像是什么闲事都不管,一心只管着养胎,就连孩子的事儿,都是夫人在替她操持着……

    刘嬷嬷寻到烟雨院中的时候,是傍晚的光景。

    太阳已经落了山,院子里虽有暑气,却不晒得慌。

    浮萍正搀扶着烟雨,在院子里缓缓的散着步。

    生产的日子一日日临近,她虽惫懒,却是知道,灵儿说的对,现在多走走,生产的时候,也好少遭些罪。

    “少夫人。”刘嬷嬷一走近,不等她有所反应就噗通跪了下来。

    “这是怎么了?浮萍,快扶嬷嬷起来。”烟雨在葡萄藤底下的绣凳上坐了。

    刘嬷嬷却是不肯起来。

    烟雨温声劝道:“您是母亲身边的老人儿,跟我面前这么一跪,让人瞧见了,以为是我刻薄母亲身边的人呢。倒叫母亲担心,快起来吧。”

    刘嬷嬷微微抬眼,觑了觑烟雨的脸色,这才就着浮萍的手,缓缓从地上站起了身。

    “少夫人,奴婢做了糊涂事,求少夫人大人大量,饶了奴婢这次,奴婢再也不敢了。少夫人对奴婢的大恩大德,奴婢谨记在心。”刘嬷嬷沉声说道,声音里还有着微微的嘶哑。

    “怎么了?”烟雨却好似不知情般,诧异的看她。

    刘嬷嬷咽了口口水,此时却不敢抱着定点儿的侥幸之心,艰难的开口道,“奴婢愚昧,竟收了那奶娘张李氏的好处,在夫人和少夫人的面前为她说好话……奴婢不该!”

    说完,刘嬷嬷给了自己一个耳刮子,“奴婢糊涂,受着主子的恩惠,却存着自己的心思,奴婢有罪。”

    说完,又是一个耳刮子。

    “好了。”烟雨给浮萍使了个眼色。

    浮萍赶紧抓住刘嬷嬷的手。

    “说好话,不是什么大事,刘嬷嬷犯不着这样。”烟雨淡淡的开口。

    刘嬷嬷垂头,“是……奴婢不该,不该……算计着以为能瞒过主子,给了那张李氏回奶的汤药……”

    说完,只听烟雨长长一声叹息。

    刘嬷嬷吓得腿一软,噗通又跪了下来。

    烟雨抬眼看她,“你起来吧,你是母亲身边的人,原不该我来管教你。但是母亲仁厚,对你又信任有加,你这般辜负我也就罢了。你实在不该辜负母亲对你的信任。”

    “是,奴婢,奴婢知道。”

    “你伺候母亲多年,这件事我可以不告诉母亲,但只此一次,你若再有那不该有的心思,做那不该做的事。我决不再姑息!你知道母亲有多喜欢多重视公子的孩子。如果你再有什么不当的行为,相信母亲也容不下你!”烟雨看着她,声音冷淡的说道。

    “是,是!奴婢谨记在心,绝不会再做出这种糊涂之事!”刘嬷嬷叩首。

    “扶刘嬷嬷起来吧。”烟雨冲浮萍说道。

    浮萍立即强搀起了刘嬷嬷,还将她送出了院子。

    瞧着刘嬷嬷蹒跚走远的身影,浮萍吐了吐舌头,轻笑一声。回到烟雨身边,“主子,她能知错就改么?”

    “谁没个犯错的时候?毕竟她对母亲还是一心一意的。且看着吧。”烟雨侧耳向外听去,轻笑道,“相公回来了!那米粮,明日叫人去将账结了吧。”巨乐医才。

    “是!”浮萍应了声,吩咐远处的小丫鬟摆饭。

    六月天气闷热,忽而一场大雨,将这燥热的暑气押下去了些许。

    宣绍正握着朴刀,站在房檐底下,和前来寻他的路明阳,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什么。

    忽而一人撑着把大伞,从雨中摇摇晃晃的跑了过来,“公子,公子——”

    那人边跑边大声喊。

    可雨下的太大,他的声音也被淹没在大雨之中,撑着伞的身影都有些看不清。

    跑近了宣绍了路明阳才听见他的呼喊,“公子,少夫人,少夫人要生啦!”

    宣绍闻言一怔,立时冲进雨中,拽着他的肩膀道:“你说什么?”

    “少夫人快要生啦,已经……已经发动了……”

    那人话音未落,便见宣绍放开了他,冒着大雨,一路狂奔,向家中跑去。

    路明阳也不自觉的迈步进雨中,看着宣绍渐渐消失在雨幕之中的身影,脸上的神情有些怔怔的。

    初见之时,她还是青涩的女子,轻轻一笑,仿佛比天边云霞还要耀眼。转瞬之间,她如今已经要为人母了……

    路明阳轻轻摇头叹息,明明相遇不晚,为何有缘无分?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他心中住进了她的身影?是在春华楼勘察现场之时,她毫无惧色的说:“官爷,我记得昨晚的情形。”

    还是后来她站在天牢之外,苍白着一张脸,却面容笃定道:“我能听到宣公子在哪儿!”

    还是后来……

    情不知其所起,亦不知何时便一往而深……

    路明阳颇有些失魂落魄的走在几步之外,便看不清人影的滂沱大雨之中。

    天气燥热,这突如其来的雨压下了无数的暑气,雨水打在身上,打在脸上,并不觉得冷,只是豆大的雨珠将人砸的有些疼。

    来不及赶回家的人们,都在附近的房檐底下躲雨。

    偶有路人瞧见路明阳缓缓走在大雨中的身影,有些诧异。

    路明阳却是顾不得路人的眼光,一步步踏在地上的水坑里,溅起带着泥的雨水,对自己的狼狈却是无知无觉。

    忽而一把油纸伞为他挡住了滂沱的大雨。

    路明阳只觉眼前忽而一暗,顿时将不断砸在身上的雨水阻隔在外。

    雨滴打在油纸伞上,哗啦啦的响。 本文最快\无错到--

    他抬起湿漉漉的头,眼神有些氤氲的看着身旁撑伞之人。

    “上官?你来做什么?”路明阳的嗓音不知为何有些哑。

    上官海澜微微一笑,“走,请你喝酒。”

    路明阳一愣,继而缓缓点头,将自己的胳膊搭在上官海澜的肩上,轻吹了一声口哨,“这天,确实适合喝酒,听着雨声,看着雨景,喝着小酒,多自在。”

    他故作轻松的语气,遮掩不住心底的失落寂寥。

    上官海澜的肩头瞬间便被他湿哒哒的衣袖染湿了一大片。

    却见上官海澜毫不在意的点点头,“是,酒逢知己千杯少,咱们今日不醉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