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第148章 君臣嫌隙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第148章 君臣嫌隙 (第1/3页)

    

    上一章:第147章犯我边境下一章:第149章包围宣府

    皇帝看着太子,一时竟犹豫起来。最新章节全文阅读hua.

    太子没有立过大功,说起来,为人也甚是中庸。

    倘若能在驱逐西夏上。立下功劳。对以后登基之后坐稳皇位,也是大有裨益的。

    可抗击西夏毕竟不是闹着玩儿,虽为主帅,不必亲上前线,但毕竟不比在临安太平,万一……

    皇帝微微摇了摇头,“不妥。”

    太子大大松了一口气。

    二皇子心中难掩失望。

    “皇上,这也是一个难得的历练的机会。西夏国力微弱,此次能迅速攻占两座城池,不过是趁着我天朝没有准备,倘若我大军压境。他们必定会不战而逃,皇上不必如此忧心的。”高坤低声在一旁劝道。

    “你也如此觉得?”皇帝闻言。微微扬起眉。

    高坤神色认真道,“是!”

    太子觉得皇帝落在他身上的视线,格外的扎眼。

    别过脸去,嘴唇轻抿。

    二皇子在一旁火上浇油一般,嗤笑了一声。“太子哥刚才说的那般威风大气,气势汹汹。原来真的需要您的时候,您又怯了呀?感情刚才那般威武霸气,都是装出来的?”

    太子怒拍身边案几。“谁是装的?去就去!我绝非贪生怕死之徒!”

    看到二皇子脸上露出的笑意,太子就知道自己是中计了。

    好在皇帝并未当即表态,只让众臣都举荐心中合适人选。

    自然又有人提了太子。

    不过皇帝皆没有表态。

    高坤在心里估摸一番,落在太子身上的视线,格外透着寒气。

    皇帝并未当时便做下决定,让众位大臣回去思考一番,第二日早上带着折子来,折子不用写别的,只消写上举荐为主将之人即可。

    皇帝吩咐完,便让众人退走。

    太子回到东宫,心神不宁。

    他知道自己在御书房,在皇帝面前那番话太冲动了。

    若非二皇子故意激他,他也不会说出那番话来。父皇不会真的让他带兵去抗击西夏吧?他兵书虽看不过少,可实战的经验是丝毫没有呀!

    宣绍得知此事之时,亦是傍晚,当即便秘密见了太子。

    “太子万不可离开临安!”宣绍道。

    太子点头,“太傅,我知道是我冲动了,可父皇的心思……万一……我也不能抗旨呀!”

    虽然宣绍太傅的封号早已不再,可太子私底下见他之时,却一口一个太傅,无论宣绍怎么纠正,他就是不改。

    时间长了,宣绍也听之任之了。

    “二皇子和高坤已有勾结,皇上身体一日不如一日,太子若再此时离开临安,只怕想回来,就难了!”宣绍寒声说道。

    太子一愣,他虽知道自己离开临安不妙,却不知已经到了这种地步,“真的会至于如此?”

    “万事得做好最坏的打算。”宣绍微微点头,“所以,太子绝不可离开临安。且西夏军队,也没有那么不堪一击,能迅速攻占两座城池,西夏的准备还是很充分的。”

    “如今,该如何让父皇改变心意?”太子额上微微冒汗。

    宣绍不提醒,太子倒不曾想过,倘若二弟趁着他不在临安之时,对父皇做些什么,再将他隔离于临安之外……只怕是……

    “皇上应当并没有决定让太子带兵前去,否则不会让众臣举荐。”宣绍垂眸想了想,忽而抬头道,“太子安心!”

    说罢他转身就要走。

    “太傅去哪儿?”太子伸手拖出他的衣摆,“太傅,可是有了打算?”

    “是,太子尽管放心,您定不会离开临安的!”

    不能太子再问,宣绍便匆匆离开。

    他回到家中之时。

    父亲宣文秉果然不在。

    如今烟雨快要临产,宣璟便住在父亲母亲身边,由母亲照料。

    父亲因着宣璟的缘故,呆在家里的时间很多,一般这个时候都会在府上的。

    可今日却是不在。

    宣绍抬头望了眼已经暮色微垂的天空,轻叹了一声。

    有些事,便是深知危险,亦不能改变什么,也不能去阻止。

    宣绍回到自己院中的时候,烟雨正看着小丫鬟们摆饭,等着他回来。

    见他进门,她几乎是一眼就发现了他漆黑眼眸之下沉敛的情绪。

    但她聪明的什么都没问,只笑的平常一样,若无其事,夫妻二人一同用了晚膳,一同躺在床上。

    两人一直安安静静,谁也没有多说什么。

    直到宣绍以为,烟雨已经睡着,轻叹一声之时。

    身侧的人忽而翻身,侧脸看他,“有心事?”

    “还没睡?”宣绍伸手揽过她,让她枕在自己的手臂上。

    “我隐约觉得像是有什么不寻常的事情要发生,所以睡不着。”烟雨低声说道。

    宣绍却抬眼向窗外望去,良久只说了一声,“父亲,怕是还没回来。”

    烟雨闻言,放出自己的听力,去探听,点了点头,“是没有回来,此事与父亲有关?”

    宣绍低头,在她额上落下一吻,“睡吧,明日自有定论。”

    他不再说,她自然不会再追问。

    烟雨生产的日子就在这几日。

    产房在已经准备好,先前接生宣璟的婆子,也被从庄子上请了过来,如今正在府里随时候着。

    就在烟雨被抬进产房的时候。

    圣旨到了宣家。

    圣上着宣文秉带兵十万,赴西北边境,抗击西夏。即日启程。

    宣家众人,除正在生产的烟雨外,一同跪着接了旨。(hua.$>>>棉、花‘糖’小‘說’)

    宣文秉一下从赋闲在家的闲人一个,一跃成为带兵十万的将军。

    随着这道圣旨,众人都在猜测,宣家是要复起了。可圣旨上却只字半语都没有提到宣绍。更没有擢升他的意思。

    宣文秉送走宣旨的太监,他的行礼其实已经打点好了。这时候,却又不急着走了。

    宣家外,有等着宣文秉前去阴山军营整兵的侍卫,以为宣文秉在打点行装,倒也不好催促。

    唯有宣家人知道,宣文秉是在等自己的儿媳妇顺利生产的消息。

    “府医看过了,是个女孩儿,刘嬷嬷她们都在,定然会平安无事的,等你回来,就又添了个活泼可爱的小孙女了,且安心吧!”宣夫人一面偷偷擦着眼泪,一面尽量语气轻松欢快的说道。

    宣文秉拍了拍妻子的手,“我知道,你照顾好家里,等我凯旋。”

    生孩子是急不来的事儿,尽管烟雨也很想快点把孩子生出来,可孩子自己不着急,她有什么办法?

    宣文秉着实不好耽搁下去,如今他在临安浪费的时间,都是边疆将士在拿着性命相抗。

    没能等到孙女出世的消息,他还是匆匆离了府,离了临安。

    宣绍目送着父亲骑在马上离开的身影,在府外站了良久良久。

    每一个热血男儿心中,只怕都有报效国家,为民除害,平定战乱的宏图伟愿。只是不是每一个人都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理想愿景。

    就算他能舍得娇妻幼子,和那个即将到来的孩子。只怕皇帝也不放心,他们父子两人双双离京而去。

    宣绍不知自己在府外站了多久,直到背后传来家仆急切的呼喊,他才回神。

    “公子,公子!少夫人生了!生了!”家仆大叫的声音,让宣绍不禁提步向内院掠去。

    “先生了一位小姐,接生婆说,还有一位……”

    宣绍一听这话,惊得险些脚步不稳,一路纵着轻功来到内院。

    宣夫人正站在产房之外,搓着手,慌张的走来走去。

    见到宣绍过来,一把就抓住宣绍。

    “接生婆说,还有一个!还有一个孩子!烟雨已经累的昏过去了!”宣夫人的声音急切得很。

    宣绍手心里也黏腻腻的都是汗,“我去看看。”

    说着便冲向产房。

    宣夫人一惊,来不及阻拦,就见宣绍已经推开门,身影没入产房之内。

    “烟雨……”宣绍声音里是从未有过的紧张颤抖。

    产房里扑面而来的是一股子血腥之气,和一声声婴儿的啼哭。

    烟雨许是刚被产婆弄醒,便听到了宣绍的声音,十分虚弱的嗯了一声,侧脸向外看。

    宣绍正站在屏风处,一脸惊慌。

    “没事……”烟雨居然还笑着安慰他。

    一听这有气无力的“没事”两字,宣绍的眼泪几乎都要掉下来。为何女人生子要这般痛苦?受这般罪?

    生璟儿的时候,他见到的是已经收拾利落的她,虽苍白虚弱,却也不像现在这般憔悴到狼狈。

    一张精致的脸上全是汗水,没一点血色。

    “少夫人,您醒了,喝碗参汤,喘两口,还得用力。还有一个孩子!”产婆站在烟雨脚边说道。

    此时产房中,照顾孩子的照顾孩子,照顾烟雨的照顾烟雨。没人顾得上宣绍一个大男人,怎么就闯了进来。

    “烟雨,为夫守着你,莫怕,为了孩子,一定要坚持住!”宣绍忽而转过屏风,来到烟雨身边,从刘嬷嬷手中拽过烟雨的手。

    烟雨只觉一股暖流,顺着宣绍的掌心,缓缓渡进自己的身体。

    暖洋洋的,似乎让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