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回庐(二)

    第196章,回庐(二) (第2/3页)



    张至诚开始解释:

    “直接一步到位是绝对不可能的,我的方法是迂回,不瞒高官,这次去渔村已经跟夏为谈了合作,海思将并给我,具体协议有点复杂我就不说了,也就是说现在我的底子就是海思,人员上高官这边肯定要帮我想办法”

    吕卫华对张至诚这种东一榔头西一榔头的做法不爽。

    “你电池这边才刚刚起步吧,你管的过来吗?”

    张至诚正色说:

    “这只是添头,用来和老外交易的添头,我曾经跟一些技术大佬们谈过,大夏由官方来搞,掣肘很多,反而我来搞也许能有出奇的效果,老外制裁咱们,主要还是科技和重工和精密仪器这块,而这三个方向上,大多都是国企,国企的目标太大,反而我一个商人,低调如我,谁会防着我啊,是不是这个道理?”

    张至诚分析的,总的来说就是出其不意,成功的可能确实很比国企多了不少,但现在不是说你成功不成功的问题,而是摊子问题。

    他吕卫华刚刚才把电池这个摊子向上通报了,也得到了支持,当事人转而换方向了,这事搁哪里都将不过去,更别说上层尤其是长老院那边了。

    所以吕卫华气道:“我现在问的是你管的过来吗?”

    “管得过来啊,您听我分析,电池生产这边我全部放权了,实验室这边这是我私人的产业,虽然股份占比方面还有几家,但是我的产业必须按照我的思路来,谁也不能给我乱搞,而且上面说出了成果是需要和人家交易的,我的目标是美帝的光源公司西盟,这是光刻机最重要的几个环节之一,成功性很大的”

    饭菜早已上齐,两人都没心思在饭桌上,张至诚分析的太多,吕卫华需要一点一点消化。

    先看庐州的环境适不适合搞高科技。

    庐州是除去超一线四个城市之外的四科技城之一,有国家级物理实验室,国家中科院,量子通信领域世界顶尖,核技术研究全国第二。

    也就是说这个环境肯定是适合的,夏科大就座落在庐州,这是得天独厚的优势。

    其次,玩这个东西阿斯麦在有西门子和美帝的支持下都花了上百亿刀,也就是说没钱你想都别想。

    最后一个,精密仪器这块的支持力度。

    甭管是光刻机,还是生产芯片,离开精密仪器都是白搭,大夏落后太多,航空航天是举国之力搞出来的,包括之前威慑性武器。

    那个时候用举国之力实属无奈,现在的经济环境允不允许你用举国之力再搞出个科技之门?

    不太合适。

    科技需要钱,其他地方就不需要钱了吗?

    想了太久,菜凉了两人都没动筷子。

    “有预算吗?”

    张至诚说:“不限,我能赚多少钱,全仍在里面都行,现在不少了,几百Y大洋是有的”

    要花的资金是海量的这点吕卫华还是知道的,“这点数目怕是不够吧”

    张至诚竖起食指,“年底至少有千亿,甚至不止”

    吕卫华对张至诚的赚钱能力也是服了,也就是其人的资金来源在境外,否则省资这边肯定要跟一手。

    “真要搞?”

    “夏为那边国庆之后就会把海思交给我,并且整体迁移到庐州,这是第一步,第二步我开始联系之前夏芯的旧部,能找到多少人就找多少人,市衙或者省府这边能帮我的地方更多了,后面的计划是将来的事,一步一步来”

    “地点还在DY?”

    张至诚微微一笑,“那肯定的,造福家乡,义不容辞”

    不缺钱,仅为理想发电,这意思眼前的小商人透露过太多次,由不得吕卫华不信。

    千亿,私人搞,他给政策,他给不了的找上面人给。

    最主要的,将来长老院的老板恰好是徽州人。

    如果把庐州的地位抬上去,湖汉没搞成的东西在我庐州或者徽州这边搞成了,这就是天大的政绩。

    弥补科技空白,别人都只是空谈,什么这个技术突破了老外的封锁核垄断,大多都是扯淡,都是一些不太重要的,如果真在芯片这块杀出一掉血路。

    别说他张至诚历史有名,到时候徽州是他主政的话,他吕卫华会不会有机会往长老的位置冲一冲?

    冲不成,副职也行啊!

    在思考良久,吕卫华问:

    “跟我说说你这资金都是怎么来的?”

    “期货”

    “金融上风险这么大,能保证你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