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二章 这下可以自古以来了(感谢南桥君打赏的盟主!!)

    第八百二十二章 这下可以自古以来了(感谢南桥君打赏的盟主!!) (第2/3页)

份是临海公主?”

    “可我要是没记错的话,临海公主后来应该嫁给了一个叫曹什么的官员,亡故的地点好像也是在国内吧?”

    朱祁镇点了点头,笑着接过了话:

    “嗯,临海公主后来嫁给了宗正曹统,七十一岁的时候死在了江南。”

    “所以临海公主绝不可能是仁德天皇,不过这位公主与仁德天皇倒也并不是毫无关系——从称谓上来说,她应该管仁德天皇叫姐夫。”

    “姐夫?”

    张莹顿时一怔,旋即便反应了过来:

    “仁德天皇是临海公主的姐夫?那他的妻子是哪位公主?”

    张莹对于临海公主的了解仅限于她的遭遇,至于她的兄弟姐妹有多少分别是谁,全然一无所知。

    朱祁镇停顿了几秒钟,估摸着张莹王通心绪稍微平静了一些,方才继续开口:

    “司马衷此人和大种马司马炎不一样,他记录在册的子女只有六位,其中男子一人,也就是愍怀太子司马遹。”

    “至于女儿则有五位,除了临海公主之外,还有河东公主、始平公主、弘农公主以及早夭的哀献皇女司马女彦。”

    “根据我们在《永乐大典》中的考证,仁德天皇的妻子便是历史上失去下落的弘农公主司马宣华,至于仁德天皇则是.历史上误以为病死的傅宣。”

    弘农公主司马宣华?

    听到朱祁镇提到的这个名字,张莹下意识眨了眨眼。

    弘农这个地名她倒是听说过,弘农杨氏也算是华夏历史上一个很知名的士族了。

    不过弘农公主嘛.这就有点超过她的知识范畴了。

    于是张莹重新拿起手机,又进行了一次搜索。

    “弘农公主,中国西晋公主嫁给了傅祗的儿子傅宣不久傅祗、傅宣病死,公主史书没有交代结果”

    百科上关于弘农公主的介绍极少,前前后后也就百十来字,连她的生卒年份都没有记载。

    看着查阅百科的张莹,朱祁镇朝她握着的手机屏幕努了努下巴:

    “弘农公主在历史上的记载相当有限,不过如果你仔细思考的话,就会发现其中同样存在着疑点。”

    “要知道,弘农公主所嫁的丈夫傅宣可是傅祗的儿子,傅祗此人在西晋后期是一个非常非常重磅的人物,他的生平记载甚至要比晋愍帝司马邺还详细。”

    “而弘农公主身为这么个人物的儿媳,外加自身公主光环的加持之下.居然在史书上落得个下落不明的结局,这着实有些不合常理。”

    “毕竟弘农公主并不像临海公主那般在逃难时失散了,她在永嘉之乱后甚至与傅祗傅宣在河阴建了行台,招兵买马准备去营救怀帝呢。”

    正如朱祁镇所说。

    弘农公主这个人物在史书上的记载不多,但却存在着很多无法解释的疑点。

    除了朱祁镇提到的那些之外,傅宣的去世同样非常违和。

    历史上傅祗是在汉赵河内王刘粲进攻盟津县时因为疾病病逝的,去世前还强撑病体写了封给儿子的信件。

    一些晋史学者经过考证,认为傅祗的死因应该是急性肾衰竭或者肠胃炎二者之一。

    而在关于弘农公主的史料中,居然描述的是傅祗、傅宣近乎同时病死,在没有传染疾病的情况下,这种概率说实话真不怎么高。

    同时可以肯定的是。

    后来刘粲迁移的民众中也没有傅宣和弘农公主的踪影,实际上刘粲对于傅祗的后代还是挺友善的——他把傅祗的孙子傅纯、傅粹及官民两万余户迁到了平阳,汉赵昭武帝刘聪即位后追赠傅祗为太保,并任命傅纯、傅粹为给事中。

    所以与之前的神宫皇后一样,在《永乐大典》出世之前,史学界对于弘农公主的去向就颇有猜测。

    有的学者认为弘农公主出海去了马来西亚,有的学者则认为她去了棒子的半岛,还有一些人认为她东渡到了霓虹。

    没办法。

    在史料有限的情况下,很多历史人物或者事件的真相都只能靠猜测或者分析。

    “而在《永乐大典》之中,我们终于找到了关于弘农公主的详细记录。”

    朱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