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章 崇祯从海外换来的粮食

    第两百章 崇祯从海外换来的粮食 (第2/3页)

    而他自己的日子,也不用如履薄冰。

    毕竟在魏忠贤的影响之下,以前崇祯皇帝对东厂可是没什么好印象。

    “如今,这商号和工厂,乃是大明的重中之重。”

    “此番打退了鞑子,可能这几年,鞑子都不会想着南下。”

    “这正是大明休养生息,好生发展的时机。”

    “仙师有言,想要应对大旱,还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开海,去海外购买更多的粮食。”

    “所以,你那工厂的货物,不久之后,就要用来去海外换置粮食。”

    曹化淳连忙说道:“请万岁爷放心,东厂的那些个工厂,如今招收了不少的工人,每天都可以生产不少的货物。”

    “如今这纺织厂,已经存下了非常多的布匹,可以用来远销海外。”

    崇祯皇帝听到这些个好消息,这心情也就更加好了。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早朝之上,由太监徐应元宣布了开海禁的圣旨。

    下面的大臣,是大吸一口凉气。

    有一些还是有那么一点儿迂腐的官员,便上前,陈述开海禁的害处。

    说的头头是道。

    然而,崇祯皇帝早就不是以前的那个崇祯皇帝,宣布一些政令的时候,还会被大臣们集体反驳。

    他早就召见了一些大臣,说明了自己的心思。

    这江南之地,就算是海禁,然而还是有着郑芝龙这样的人出海行商。

    而如今的郑芝龙所作所为,正是说明开海,其实对大明而言是百利而无一害。

    仙师都是大力支持,让大秦自大明的所有皇帝,在合适的机会之下,开海。

    当年之永乐,郑和下西洋之事。

    是何等的荣耀?

    如今之大明,正是遭受前所未有之旱灾的时候。

    仙师有言,海外之地,粮食非常充足,而郑芝龙在海上,打败了荷兰的舰船。

    这就相当于是大明已经可以在海上称霸。

    这个时候,还要海禁。

    那真的是无知。

    经过崇祯皇帝这边的大臣一阵义愤填膺。

    那些个有些迂腐的官员,也不敢说什么了。

    他们也算是看出来了。

    这些个官员,那完全就是皇帝的鹰犬。

    他们的反对,在这朝堂之上,实在是太薄弱了。

    什么党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