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零五章 世家的暂时妥协

    第两百零五章 世家的暂时妥协 (第1/3页)

    大唐应该向大明学习。

    大明时期,各地有多少造纸厂呢?

    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大明时期,只要是稍微有一些名望的世家大族,其家族企业之中必然会有造纸厂。

    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造纸厂。

    这也是因为明朝的科举制度算得上是非常兴盛之时,从一个童生到举人。

    从一个举人到进士。

    从一个进士到首辅。

    这是很多士子们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一飞冲天的唯一道路。

    大明时期的科举考试,参加的人数之多,就可以体现出来,这个造纸厂是有多少了。

    因为士子们想要参加科考,那就需要阅读四书五经,需要练习写字,需要练习写作。

    造纸厂也就能够很好地给自己家族的那些个孩童和士子提供纸张,提供他们读书的基础设施。

    而大唐如今的造纸厂,可以说,还是非常少的。

    此时,常见的并且比较珍贵的纸张,还是“硬黄”,只有到了宋元之后,才有竹纸的出现。

    而大明时期,竹纸算得上是非常多见的纸张。

    李世民正是获得了楚风手中的大明时期竹纸的制作工艺,想要把这个造纸工艺,抓在自己的手中。

    他想要摆脱自己朝堂之上的大部分官员,或多或少都和世家大族有一些联系的影响。

    只有当更多的大族出现,才会让五姓七望这样的耕读之家变得不那么强大无比。

    洛阳造纸厂开始招收工人。

    这座占地有着百亩的工厂,的确算得上是大唐如今最大的造纸厂。

    不仅如此,它将会生产出来最好的竹纸。

    “这才是真正的纸张!”

    当初,仙师给他们图纸的时候,他们就非常眼红仙师手中的纸张。

    他们以为那等犹如白雪一般,还不会印墨的纸张,乃是仙师直接用法术变出来的。

    如今,他们总算是见到了和仙师那等白纸一样的竹纸。

    虽然成色上,还是比不上那等坚硬却又光滑无比,质地算得上是上上乘的仙纸。

    但是最起码,也比现在的“硬黄”要强上百倍。

    “恭喜陛下!”

    “贺喜陛下!”

    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等人连忙夸赞着。

    李世民也是信心百倍,从以前的那种被世家困扰和威胁的低谷中走出来。

    “把以前的藏书都刊印出来,在长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