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二十三章 天下大同

    第两百二十三章 天下大同 (第1/3页)

    大秦的发展如此之快。

    其实也离不开始皇帝的威望,离不开大秦一统六国之后的余威和基础。

    还有一个关键的原因。

    那就是大秦本就是依法治国的一个王朝。

    在这个王朝之下,什么都是有着法度,官员们也在法度的制约之下,治理整个王朝。

    一手遮天的赵高没有了。

    丞相的权力也被始皇帝给划分出来,变成了很多个部门联合治理整个天下。

    九卿这个官职,也被始皇帝进一步加强。

    四位丞相。

    每一个人都会管理两个部门,从而形成互相制约,并且可以管理百官,减轻皇帝的负担。

    当然,一切的一切,都离不开始皇帝这位帝王的魄力。

    试问。

    谁是最听楚风的话,并且把楚风的指点,完成的非常好的帝王?

    那毫无疑问。

    自然是始皇帝。

    五家之言巩固各个阶层。

    农户有着农家为他们发话、工人有着墨家为他们发话,官员有着法家的教导、军事上有着兵家来主导、儒家则是整个五家之言的核心。

    那就是仁政、君权、父权等等,一切礼仪和道德标准的思想的统一。

    这才让大秦的发展如此之快,如此之稳。

    因为大家都在朝着一个目标努力。

    那就是建设一个盛世大秦,建立一个真正的天下大同的社会。

    舆论的宣传,也让百姓们是任劳任怨,努力农桑。

    就连山上的那些个山匪,慢慢地也受不了官府的打压,还有各地商会组建起来的保镖。

    然后回归到了田野。

    而一切的罪恶,也都只是发生在西山的矿山之中。

    严苛的律法,宽松的国策,这才是大秦的百姓们能够安定地生活的原因。

    还有一个原因。

    大秦的时间,其实流速比较快一些。

    所以如今大秦已经实现了盛世的愿景,而这个愿景,用了差不多十二年的时间。

    十二年啊!

    汉武帝也才刚刚进来不久。

    李唐也不过是四五年的时间。

    朱元璋那边也不过四五年的时间。

    崇祯皇帝那边已经是八九年的时间了。

    所以大秦才会在他们之前,实现了盛世。

    众人一时间,对仙师这种手段,那是佩服不已。

    “如此算下来,大秦已经过了十二年之久?”房玄龄和杜如晦在后面,和冯去疾套着近乎。

    这个时候,是自有发话的时间。

    客厅里面,几位皇帝在交谈,跟随着帝王进来的百官,也在和其他人交流。

    仙师则是带着一位帝王,进入了二楼,单独指点。

    “是啊。”

    冯去疾也对大唐十分地好奇。

    “十二年的时间,大秦从当年那个百废待兴,根本看不到前路的大秦,到现在的盛世大秦。”

    “这其中,不知道付出了多少心血。”

    冯去疾想到了大秦当年为了永远解决匈奴这个后患,采取了六十万大军北上,扫荡整个草原的壮举。

    也想到了后来,百越之地的惊人粮食产量。

    一年可以耕种和丰收三次。

    这也是为何大秦的百姓可以不再为粮食发愁的原因。

    高产农物,那当真是高产。

    “想要建立盛世,自然是非一朝一夕之功,有时候,就算是几代人的努力,怕是也很难出现像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