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二十九章 赵桓死性不改

    第两百二十九章 赵桓死性不改 (第1/3页)

    这就像是以前提到的上行下效。

    赵构这位官家要主战。

    后面还有一个仙师在支持,边关还有四大元帅在大力支持。

    这朝堂上的一些投机者,也连忙投怀送抱,表示对赵构的主战大力支持。

    几位相公难道还能说,要借着这一次大金主动求和,还送回来二圣,便开始和大金隔江而治吗?

    怕不是要被骂死。

    邸报上面可是狠狠地宣传了一下,大宋为何要和大金为敌。

    这是因为大宋乃是礼仪之邦,但是大金却是一个蛮夷之国,不是大宋想要开战,而是大金想要开战。

    自古以来的北地蛮夷,那都是看到中原势弱之后,立即举兵南下。

    就算是强盛如大唐,和边关和亲,最后还不是有着安史之乱?

    所以大宋必须要战。

    还要狠狠地打,打的金贼不敢南下。

    犹如当年的汉武帝封狼居胥一般,让北地蛮夷几十年不敢南下。

    主战的情绪渲染的很好。

    就算是南方的百姓们还有南方的士族们都不想打。

    可是从北地逃往过来的百姓,却是情绪高涨,必须要打,必须要拿回属于自己的故土。

    所以赵构这一次定下的,要对大金狮子大开口。

    几位相公们也都是点头答应了。

    必须要硬气一会啊!

    他们这些士大夫没一个,能够进入仙境的,反倒是粗鄙的武夫进入了仙境。

    实在是太打脸了。

    第二个,自然是要大练兵,如今刚刚打败了完颜娄室,正是一鼓作气的时候。

    千万不能松懈。

    第三个,也是让吕颐浩去南方筹备物资。

    仅仅是靠着如今的大宋那点物资,根本就支撑不了多长时间。

    一旦开战,那必然是长久战。

    需要的物资供应,还有民夫的帮助,才可建筑防御工事,也可以运输物资到前线。

    第四个,也是鼓励农桑。

    如今大金正在求和,趁着这个时间。

    好生地在京师之地,在江南以及陕川等地开荒,耕种高产农物。

    这样一来,也可以养活从北地逃亡过来的百姓。

    第五个,也就是摊丁入亩,这件事情其他的王朝也都在实行,为的就是让大宋多一些自耕农。

    这可是有着前车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