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五十三章 士族

    第两百五十三章 士族 (第1/3页)

    朱元璋借用了楚风的话。

    那就是发现一个问题,就要解决一个问题。

    民生问题无小事。

    王朝的治理,关键也就是在于人的治理。

    王朝的稳定。

    关键也是在于人的稳定。

    看看古往今来,有多少强大的王朝,最后都是毁于一个农民起义?

    楚风知道这些帝王其实对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理解,其实并不深刻。

    就算是说出了民为水、君为舟的李世民,其实也不过是说说,喊个口号而已。

    他根本就不知道,该如何得民心。

    不是一个君圣臣贤的美言,就可以得到天下百姓的民心。

    事情是要做出来。

    而不是说出来。

    朱元璋经过了楚风的指点,以及每一次的画大饼。

    早就被慢慢地洗脑了。

    让百姓过上好日子,把权力一层一层划分下去,没有一手遮天的权臣。

    朝堂自然会稳定,王朝自然会很好地发展。

    等到下一代,开始把朝堂之上的皇权和官员的权力做一个平衡。

    要是能够达到有一个王朝,用九大卿的方式来统治王朝。

    皇权成为一种象征。

    也能够保证这个王朝会一直延续下去。

    最关键的,自然是在于疆土,在于人口,在于日不落王朝。

    所以对于槽帮的处理方式。

    自然是自下而上,牵连了一部分人。

    该降职的降职,该受处罚的直接接受处罚,该抄家的,直接抄家,该砍头的,拉到刑场砍头。

    绝对不含糊。

    一切的判决也都是依照大明的律法行事,而不是他朱元璋一口决断。

    这样做的结果。

    就是身为中书省员外郎的开济,也得到了处罚。

    因为纵容族兄贪墨,其本身也受贿,并且还向上行贿,直接就罢免了官职,永不录用。

    至于他的族兄,直接去西山挖煤了。

    一个知府,贪墨了三千万。

    有些宝钞都已经烂了,还放在地窖里面。

    府中娇妻美妾一百多人,还有自家的歌姬和班子队,佣人都已经超过了王府的规格。

    抄家去挖煤。

    已经是对一个知府最大的宽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