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七章 右相之谋

    第四百二十七章 右相之谋 (第1/3页)

    庐州也就是后来的合肥,在江南之地,其实也算是比较繁华的一座都城。

    这些年,因为高产农物的出现。

    南方的鱼水之乡也就展现出来它非常强大的生产力。

    要知道,这些高产农物在现在,可以能够养活十几亿人口,产量很大。

    而大宋已经耕种了好几代,每一次,也都会得到来自于青铜研究院的高产农物的种子的支持。

    不存在什么几代之后,种子的高产基因被稀释。

    江南的水系很发达,再加上温度非常事宜,三季耕种都是没有问题的。

    农物在大宋来说,那也是最为基本的一个民生基础。

    仅仅是依靠这些高产农物,也就是生产出的粮食,江南之地的很多大地主,都成为了富商。

    这些人,三妻四妾,几年就能够有着不少后代。

    再加上他们培养出来的那些人,送去汴京科考的进士,还有自家建立起来的学堂等等。

    可以说,在江南,一座庐州城,就住着五六个顶级世家大族。

    他们大部分都是在当年丰享豫大的时候,就已经是江南最大的家族。

    后来靖康之难,那也没有影响到他们。

    战火燃烧在北方,他们反倒是还可以偏安一隅,再后来,收留了北方的一些人,拥有了更大的资源。

    造就了现在的江南世家大族。

    其中最强大的还是江南的四大家族,他们一人掌控江南的槽帮,有着不少的盐田。

    还有人集合了江南大部分的良田,有着不少的粮草。

    还有以布匹发家致富,然后家中有着不少产业,其地契,连长安的都有。

    可以说,很多地方的农户还有小地主,都是把自己家的地给卖了。

    然后换取钱财,能够解一时之急。

    这也给了那些世家大族一个机会,一个可以笼络整个大宋土地的机会。

    范成大还在继续调查庐州的州长郑清之的过往,还有他在庐州这些年所做的事情。

    大大小小,慢慢地从大理寺的暗桩,还有一些人暗中送来的举报信等等。

    再一次,抓到了一个大贪官。

    “鄂州、庐州、淮南、金陵、临安、苏州等等,这些也都已经是江南之地。”

    “你说,有没有一种可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