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降陈逸兵进鲁国

    第一百零五章 降陈逸兵进鲁国 (第2/3页)

,鲁国夹在中间,日夜忧虑,一筹莫展。

    吕虔派鲁肃说陈逸道:“君名门之后,清正廉直,治世必为名臣,奈何此乃乱世乎?方今四海鼎沸,天下分崩,能拨乱返正者,非刘镇东尚有何人?君不早投之,而在两强之间、两虎相斗之处迁延犹豫、挣扎求活,有何益也?如今臧霸耀武于东,吕子恪横绝于西,南下无路,北归无门,君兵不满千,将不足十,豪强不敬,百姓不附,再不早做决断,亡无日也!”

    寒冬腊月,陈逸仍旧汗流浃背,脸色苍白,拱手道:“唯卿之言是从。”即日迎吕虔的先锋军徐盛入鲁县,自带着家眷直接北上,经济北、济南,而至临菑。

    刘备大喜,褒奖吕虔、鲁肃等人,热情接待陈逸,屏人细谈。陈逸经鲁肃开导后,茅塞顿开,再看天下之事,着眼点已经不同。要么归隐,要么择一诸侯而从之。他今年四十一岁,十几年隐遁禁锢生涯非但没能消磨其功名利禄之心,反而使之更加炽热。在鲁相位上数年,也让他明白自己非自立之才,须得因人而成事,刘备已是他最好选择。因此陈逸拜见刘备时态度十分端正,施以大礼。

    细谈后,刘备发现陈逸并非没有才能,内政娴熟,人情练达,还是能用的。历史上陈逸名声不显,可能存在多种原因,如与曹操不合拍。陈蕃死于宦官之手,曹操乃是宦官之后,虽然曹腾这个宦官名声还可以,说不定在陈逸心中仍有心结。

    青州重臣中部郡国从事和簿曹从事皆空缺,刘备征询陈逸意见后,又结合其性格特点,任命其为簿曹从事。簿曹从事主财谷,相当于青州的财政部长,地位相当重要。陈逸见刘备如此信重,自然感激,不顾才来投奔的忌讳,推荐山阳名士张俭、汝南后起之秀孟建、应玚、和洽等。

    刘备问道:“张公尚在世乎?”

    陈逸道:“现隐居高平,年近八十矣。”

    刘备这两年手不释卷,并多与宿儒、名士倾谈,对张俭的事迹大体了解。这张俭是个毁誉参半的人物。他是山阳郡高平人,与刘表是同乡,同列“八及”,“言其能导人追宗者也”,意思是能引导别人改变人生目标和信仰。张俭任山阳东部督邮时,因宦官侯览家属仗势在当地作恶,遂上书弹劾,触怒侯览,侯览、曹节(与曹操曾祖父曹节不是一人)等宦官诬陷李膺(即天下楷模李元礼)、范滂(音旁)、张俭等人为部党,天下缉捕。

    李膺不愿意逃亡,道:“事不辞难,罪不逃刑,臣之节也。吾年已六十,死生有命,去将安之!”自赴诏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