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顿开玉锁走蛟龙

    第二百二十八章 顿开玉锁走蛟龙 (第1/3页)

    数日后,袁绍表曹操为讨逆将军,拨精兵一万,命其讨伐并州。

    一万多兵分为三军,袁绍以韩荀、朱灵、高览三人为中郎将统之,每将下领三部。曹操建言夏侯惇刚猛,满宠有威,若不领兵,难以发挥所长。十部之兵,曹操只要两部,并不为过,袁绍允准。

    曹操请以袁谭和高干为左右护军,拱卫左右,襄赞军事,参预机密,以示无疑。袁绍大为满意。

    至于曹操请以荀彧、程昱为参军事,任峻和枣祗为辎重从事这等细枝末节,袁绍全部照准。

    曹操留宠妾黄氏及子曹植于邺,虽未明言,实同人质。袁绍派人细心照顾黄氏和曹植,下令道:“孟德,吾之挚友,敢有骚扰其家者,皆斩之!”

    曹操兵至涉国。荀彧对曹操道:“太行八陉,滏口实险,其位于涉、潞之间,隔清漳水与浊漳水,中有东阳关,现在伍平掌握之中,不破东阳关,则难以入上党。伍平闻我军来,必坚守,非出奇兵无以破之。”

    程昱笑道:“伍平,庸懦之人,无有主见,因周围无英雄,苟存至今,待时机成熟,一纸即可擒之。”

    曹操自与荀彧定下据并州复起的战略后,陆续派死士潜入上党、太原等地,将守将、兵力、地理等摸得一清二楚。荀彧、程昱等皆胸有成竹。

    夏侯惇一扫脸上阴霾,西眺巍巍太行山,长吐一口气,道:“寄人篱下数月,终脱牢笼!”

    曹操却道:“得上党、太原不难,立足却不易。且晋地乃闭锁之地,可谓又一牢笼,若不能聚人民、积甲兵、越大河,必困死其间。”

    荀彧道:“关中西凉诸将看似铁骑数万,所向无敌,然无远略,不事生产,如数兽局促于一笼中,必相斗,各离散,顺势取之,北拒诸胡,南取汉中,奉天子以讨不臣,重兴汉室,功可比周召也。”

    曹操颔首。

    上述计议皆背着袁谭、高干等人,匆匆数语,无暇多讲。然而各各精神振奋,士气高涨,马如虎,人如龙,高歌渡漳水,长呼入太行。

    上党太守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