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陌上谁家少年郎

    第二百四十七章 陌上谁家少年郎 (第1/3页)

    太原贼曹掾、讨逆校尉王晨领兵穿过雁门关,沿着滹沱河南下,到达狼孟县,停下脚步。

    左右问道:“校尉,何不渡过汾水,进入晋阳城中?如今暴露于野外,恐为曹操所乘。”

    王晨道:“此地乃山谷之地,扼守险要,左有桃花梁,右有泥屯山,曹操若来攻我,则可据险守之,退走亦易。何如此之怯也?”顿了顿,道:“曹操若径攻晋阳,晋阳面水背山,有金汤之固,非等闲可下者。我军以逸待劳,可乘曹操之弊以破之。”

    左有皆服王晨之勇。

    王晨乃王允之侄。去年王允被李傕郭汜所害,长子王盖、次子王景、三子王定等宗族数十人在长安者皆遇害。王晨、王凌兄弟翻城墙逃跑,逃回太原。王盖之子王黑尚年幼,留在太原老家,得脱劫难。王晨、王凌抚养幼侄寡嫂,时人称之。太原太守高肃见之,王晨为陈韬略,高肃以其年少,不能用。

    雁门太守郭缊闻王晨之名,辟为贼曹掾,负责率领郡兵讨捕盗贼。王晨勇锐敢战,缘山进讨,大破盗贼,因功被郭缊表为校尉,统领太原郡兵数千人,北御散胡,东抗山贼,威风远振。

    王凌喜游学,与河东郡吏贾逵、河内温县人司马朗为至交好友。曹操攻入太原,取祁县,王凌正在贾逵家做客,闻讯叹息道:“高公刚愎自用,轻视后进,固有此败。曹操凶名素著,不知家人如何!”

    贾逵安慰道:“曹操屠徐州,乃报父仇。其欲立足于并州,当收士民之心,岂会再出昏聩之计?王兄勿忧。”贾逵生于公元174年,王凌生于公元172年,王凌年长两岁。

    王凌道:“袁本初将并三州,其志不可问。天下间尚有能拮抗者乎?”

    贾逵道:“刘玄德雄踞大河之南,又为帝室之胄,其器量、志向与益州刘君郎、荆州刘景升大不相同,左右天下者,此二人也。”

    王凌道:“袁本初挟幽冀精兵,又有胡骑数万,刘玄德恐难抗之?”

    贾逵道:“不然。袁本初似项羽,外宽内忌,有英雄之相而无英雄之实,如今气势庞大,乃时势耳。刘玄德似高祖,豁达大度,善待豪杰,治兵严整。能克绍者,非刘玄德其谁?逵乃根据传言而断,或有戕误。若为真,逵亦思去投刘玄德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