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六章 度田意在广积粮

    第三百六十六章 度田意在广积粮 (第1/3页)

    历时月余,刘备将振威四军将士分田之事全部完成。军队士气高涨,将士皆欢呼万岁。

    刘猛私下面见刘备,以为:“大司马杀曹操、败袁绍、压袁术,威震九州,功盖天下,将士拥护,百姓归心,宜存亡续绝,即天子之位。”

    刘备道:“时犹未可。”

    刘猛急道:“大司马,闻袁绍韩遂皆欲称王,再拖就将为人后了!俗话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请大司马三思!”

    刘备笑道:“诸侯皆为王,则王已滥矣,有何珍贵?不必王号,亦可统治五州,又何必示人以器小?”

    刘猛悻悻而去。

    刘猛不是第一次来劝进。他也不是第一个劝进之人。早在刘备破晋阳、退袁绍后,周贯就劝刘备称帝。

    周贯捅破了窗户纸,其余文武自不敢后人。关羽、张飞、田豫、牵招等武将以及贾诩、郭嘉、荀攸等谋士都认为刘备宜更进一步。

    刘备已是临甾侯,属于县侯,按照汉制,这已是极限,爵位再往上就是王。刘邦与群臣约,非刘氏不王。刘备正好属于刘氏,不必像袁绍那样还得恢复秦朝五等爵制,才进为魏公。

    有以刘备龙兴于青州,宜为齐王;有以刘备定都彭城,宜称徐公或徐王;还有以刘备新得晋地,可称晋公或晋王。

    不论称号是什么,都是到了建国这一步。

    刘备以时机未成熟,予以拒绝。

    回到彭城,刘备又压服袁术,之前的危机一扫而空,踏过坎坷,前途一片光明。军中对刘备敬如天人,自不必说。府中文吏、州郡守相也都笃定刘备天命在身。

    文臣中第五巡第一个上劝进表,以为刘备功高德重,宜进位为王。陈群、钟繇、陈登、诸葛玄、孙劭、王修、谢寻、徐庶等,皆有劝进之言。

    东海相张邈还上了数桩祥瑞。

    张昭、华歆等也上书劝进。

    刘备又拒之,认为大逆未除,二袁尚在,称王时机尚不成熟。下令东海,申斥张邈,认为祥瑞之事,不可尽信,敢有乱献祥瑞、妄言谶纬者,皆应治罪。张邈大惭。

    刘备小心启动士兵分田及度田征税的政策,先行试点,分步实施。

    分田进行得最顺利。彭城先遭曹操屠戮,又被笮融搜刮压榨,百姓逃散,荒田极多。彭城屯田虽然开始较晚,但规模不小,与济南、济北、颍川、汝南、河东等地不相上下。用于分田的土地足够。

    分田进展顺利,度田却遇到不少阻碍。

    豪强隐瞒土地,少缴地租,又隐瞒人口,少交算赋。人口由于具有流动性,不易清查。土地则无法移动,真要清查,从技术上难度不大。

    刘备先命彭城各县自行度田,清查出大约百分之十的增量土地。刘备问跪倒在地的彭城县令胡永:“君抬起头来,告诉我,彭城县土地当真是这个数目,当真没有遗漏?”

    胡永脸上汗水涔涔而下,又不敢擦拭,抬头望着刘备,嘴唇颤抖,讷讷道:“大司马,此数目大致、大致不差,下吏、下吏无能,不敢确保没有遗漏。”

    刘备淡淡道:“彭城县虽然残破,七八千户想必是有的,君说土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