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投名状

    第一百五十四章 投名状 (第2/3页)

“老太爷”,而且必须是私底下。张月鹿更是称呼

    “阿翁”,可见道门中人多少有点忌讳

    “老爷”这个称呼,甚至发展到在公开场合有些忌讳

    “爷”字。爷娘,爷娘,

    “爷”就是

    “爹”,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儒门的君臣父子。王家却是公然称呼王教鹤为大老爷,称呼王教鹰为二老爷,称呼王教雁为姑奶奶。

    从这一点上来说,王家多少有些

    “取死之道”。当然,这只是微不足道的次要原因,主要原因还是王家犯了改换门庭的大忌。

    无论是道门,还是朝廷,都忌讳随意切换立场。一个人,什么出身,由谁提拔,属于什么派系,大家都清清楚楚,从来没有什么无根之水,更没有孤魂野鬼,都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主张也是如此,主战派就是主战派,不能今天主战,明天又主和。背后牵扯的是一个

    “信”字,人无信不立。比如说主战派,现在就是打不过,必须韬光养晦,主战派可以暂时下台,蛰伏起来,等到打得过的时候再上台。

    不能因为打不过就成了主和派。没有绝对的真理,却有绝对的立场。改换门庭也是如此,忠诚不绝对就是绝对不忠诚,两面派、投机派不讨喜,绝大多数时候,也不存在什么左右横跳,每一次改换门庭都需要一个合适的理由,而且少不了投名状。

    就拿齐玄素来说,他是全真道出身,由东华真人提拔,属于东华真人的嫡系,如果齐玄素现在要投奔清微真人,那他算是完了,东华真人这边不会放过他,清微真人也不敢收他。

    因为你敢背叛东华真人,自然也敢背叛我,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除非是东华真人不仁在先,逼得你不得不改换门庭,除此之外,还要缴纳一份投名状,比如说对东华真人反戈一击,彻底划清界限。

    王家动了改换门庭的心思,是因为王家预感到全真道打算对自己动手,也可以说两者陷入到互相猜疑的境地之中,全真道怀疑王家有二心,王家怀疑全真道要除掉自己于是有了二心。

    这个理由勉强说得过去。所以太平道表现得很犹豫,没有明确拒绝,也没有直接答应下来。

    关键是投名状。王家最开始选择的投名状是齐玄素。当时的齐玄素已经初露峥嵘,俨然是道门第四秀,而且与李家有些矛盾冲突。

    于是王家想要借着王儋清的由头把齐玄素这个全真道嫡系搞掉,算是给太平道缴纳了投名状。

    只是王家没有想到,齐玄素和张月鹿的事情进展如此之快,使得天师插手了,一场本该让齐玄素陷入泥潭的风波就这么烟消云散,不仅齐玄素没事,反而把王家暴露了。

    如此一来,投名状没有缴纳成功,还得罪了齐玄素和齐玄素背后的七娘,也引起了全真道的警惕,决心动手。

    太平道没有收到满意的投名状,自然不肯庇护王家。接下来就是凤麟洲战事爆发,三道矛盾缓和,齐玄素与李家的关系也有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