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复杂的斗争形势

    第十一章 复杂的斗争形势 (第1/3页)

    前厅人数不少,除却各地镇将县官,凡是彰义军中,有职有衔的官员武将几乎全到齐。

    史匡威端坐正中主位,戴乌纱翘脚幞头,穿紫绯圆领袍,胸前绣有团花,团花下还有一对活灵活现的踞狮。

    自武周年间起,朝廷便兴起以官袍纹饰区分品级的传统。

    只是绣有花纹图案的官袍,大多作为常服、时服,根据不同时节,由朝廷赐给各级官员,还未形成明清时期的补服样式。

    节度使的品级在从二品至六品之间不等,往往根据节度使挂名职衔来定。

    史匡威担任彰义军节度使,还挂着泾州刺史的职衔,按制,他在朝廷享受的是正四品待遇。

    三品以上服紫,五品以上服朱,按照规矩,史匡威没有资格穿紫服。

    只是战乱多年,礼乐崩坏,藩镇大多自成一系,只要表示对中央朝廷的归顺和效忠,其他小节皇帝和朝廷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老史作为一位小军阀,在彰义军这一亩三分地上就是土皇帝,节度府就是他的小朝廷,过过朱紫大员的瘾也无可厚非。

    比起那些私底下穿赭黄袍,以王侯自居的节帅们,老史已经相当低调寒酸了。

    当然,就彰义军这叫花子条件,也容不得老史狂妄跋扈。

    史匡威左右两侧稍微靠下首处,摆放两张空交椅,还未有人坐,朱秀掸掸身上雪花迈入厅中,看了眼两把空椅子,知道自己并非最后入场者。

    厅内,嘈杂的私议声戛然而止,十几双眼睛齐刷刷看向朱秀,眼神充满质疑、好奇、排斥....

    显然,他们已经知道,史节帅身边新出现一名年轻人,彰义军这张本就不大的餐桌边,说不定得添双筷子。

    “学生拜见帅爷!”

    朱秀绷着脸,一丝不苟地揖礼。

    史匡威笑眯眯地一指左侧下首一张空位:“免礼,坐!”

    “谢帅爷!”

    朱秀走向那处空位,朝邻近的两名官员拱手致意,而后施施然地坐下,眼观鼻鼻观心,一脸云淡风轻。

    坐在他上首位的,正是支使裴缙,再往上,就是判官宋参。

    判官主掌藩镇内的仓、兵、骑、胄四曹事,同时掌握钱粮赋税等财政大权,地位在藩镇文官系统里,仅次于行军司马。

    支使位在判官之下,负责辅佐判官,经手具体的钱粮出纳事宜。

    坐在他下首的是主掌狱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