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良原县生乱

    第三十二章 良原县生乱 (第2/3页)

这个县令,另外派人上任....”

    “竟有此事!”朱秀拧紧眉毛,起身负手踱步。

    沈学敏端正坐姿眼巴巴看着,像是个恭恭敬敬等候领导作出决策的下属。

    朱秀初来彰义镇,就以一篇《雪赋》树立名士高徒、才高八斗的形象。

    《雪赋》之作更是在彰义镇各文官中流传,沈学敏也亲笔抄录,私下研习过多遍。

    越研究,越发对文章中表现出的才学敬佩万分。

    最起码,身为乡贡举人的沈学敏,知道如此文章就算给自己充足的时间构思、酝酿,他也不可能作出来。

    更别说在当日公堂上,薛修明临时出题,限时而作,简直比当年在洛阳参加礼部省试时还要紧张困难。

    沈学敏参加过省试,对当年临场作赋,提笔之后脑袋一片空白的感觉记忆犹新。

    所以他对朱秀更是感到由衷钦佩。

    才不以年高而论,必须要承认自己和天才之间的差距。

    薛家传出的说法,那篇《雪赋》根本不是朱秀临场而作,只是他老师檀州四有先生的旧作而已。

    沈学敏不以为然,就算是旧作,能写出如此华丽赋文的,也必然是一位真正的隐士高人,值得敬佩。

    “沈县令....”朱秀思索片刻,忽地出声。

    沈学敏当即起身,微微鞠躬作聆听状。

    “这个李光波,可是当初薛修明要举荐当掌书记的那位?”

    “正是。”

    朱秀点点头,脑子里迅速浮出相关信息。

    李光波,党项族,定难军李氏子弟,薛修明的小舅子。

    这小子自从陪姐姐嫁到泾州,就一直留在安定不走,说是还没玩够,不愿回夏州。

    之前史匡威考虑到他是定难李氏子弟,彰义军和定难军勉强算作邻居,本着和定难军搞好关系的目的,也就由着李光波在此逗留。

    直到薛修明想把李光波安插进节度府担任掌书记,史匡威才猛然惊醒,这个党项小子留下来,只怕别有目的。

    薛修明这是想借党项势力,巩固薛家在彰义镇的权力。

    后来朱秀当上掌书记,薛修明退而求其次,任命李光波担任良原县镇将。

    当时节度府正在全力筹备阳晋川盐厂,为了安抚薛家,史匡威也就答应了。

    镇将统率地方外镇兵,算作藩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