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开荒工程

    第八十八章 开荒工程 (第2/3页)

度。

    可是当他拿《河防通议》里的几个问题试探时,老头稍微一琢磨,就能答得八九不离十。

    朱秀一拍大腿激动了,这貌不惊人的小老头确实有实实在在的工程经验。

    当即决定,请施立埠同他一起视察阳晋川下游林地,共同探讨挖掘水渠,伐林整地的等等一系列的工程设计。

    对于如何开发土地,朱秀有自己的思路,欠缺的是如何设计施工,施立埠的到来完美弥补了他这方面的缺陷。

    施老头也不含糊,知道朱秀有求于他,壮着胆子开出一串条件。

    施老头自己别无所求,只是他有三个儿子两个女儿,如果不想一家子世代辛苦劳作在田间地头,这次为朱秀做事就是一个绝佳的上升机会。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朱秀答应为他的三个儿子优先分配田地,还把他粗通文墨的大儿子收为节度府小吏。

    朱秀给施老头一个工程顾问的头衔,每月能领到五百文钱和三十斤粮,还答应他,如果能按时按质按量保证工程完工,还会给予其他优厚赏赐。

    如此一来,施立埠干劲十足,短短时间跑遍整片待开发区,详细设计出井字形水渠的路线和工程量,朱秀察验后,决定照此施工。

    泾州州境东西一百九十六里,南北二百八十六里,境内百分之七十的土地是丘陵,破碎塬区和河谷川地占百分之二十五,剩下的大概只有百分之五适合耕种。

    这里面,如今只有百分之一开发成田地,合计两千二百多顷,二十余万亩。

    其中旱田又占了近七成。

    如果泾州保持现有的人口,这些土地的收成倒也能满足糊口,丰收时节还能积攒些囤粮。

    可是要吸纳流民落户,就必须要开荒新田。

    朱秀初步计算过,以泾州的耕地面积和产量,足以养活两万户人口。

    开元年间,泾州有一万五千九百五十二户,近十万人口数,乃是泾州有史以来的人口顶峰。

    元和年间锐减到一千九百户,经过这些年的休养生息,加上新登记的户口数,一共有近四千户百姓。

    所以在朱秀看来,泾州并非如外界看到的疲敝穷困,只要政策合宜治理得当,有极大的潜力成为泾原流域的璀璨明珠。

    这日,日头正晒,朱秀戴一顶草帽,穿布鞋,卷起裤腿,蹲在土坝上,和施立埠商量几处沟渠交汇口的施工细节。

    史匡威也打扮得像个老农,扛一把镐,站在土坝下和几个民夫唠嗑。

    施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