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豪华爆破组

    第一百一十六章 豪华爆破组 (第1/3页)

    朱秀说要帮忙打破郑县城,诛杀逆臣赵思绾,王守恩嗤之以鼻,没有放在心上,随口敷衍几句,让他们入营歇息,便带着部将回己方大营去了。

    朱秀也不多做解释,只说后日夜里,两军协同配合行动,破城杀贼。

    赵匡胤道:“今日在郑县城外你也看到了,城墙有四丈多高,夯土和砖石混筑,你确定你那‘震天雷’当真能炸开?”

    朱秀笑道:“单靠一个震天雷当然不行,多个一起,集成爆破,应该不是问题。还有两日时间,我们绕城看看,尽量找到一处守备最为薄弱的地方。”

    赵匡胤点点头,没有再说什么。

    震天雷是朱秀在这大半年的时间里,新研制成的火器之一,算是黑火雷的增强升级版。

    震天雷原本是后世宋金年间,由金人在宋军“霹雳炮”的基础上改进而成,采用铁罐制造,火药的配比和烈性又有了进一步发展。

    经过大半年的研制,又得益于吴大签从蜀中带回来几名老匠人,懂得硝石和硫磺的提纯技法,多方努力下,火药的爆炸性得到提升,震天雷算是初步研制成功。

    可惜还没有形成稳定可靠的生产流程,折腾了大半年,前后一共造出来十二个,有两个在搬运过程中受潮废弃,朱秀此行关中带来五个,其余的留在泾州,交由关铁石严密保管。

    火器是彰义军的最高机密之一,除了朱秀,无人能接触完整的生产制造环节,连史匡威也只知道个大概。

    不过老史对于制造环节不感兴趣,他只管能不能用,好不好用。

    试验新式火器时,赵匡胤有幸观摩,成为这个时代下,武器装备跨越式发展的见证者之一。

    赵匡胤在天雄军见识过黑火雷,也知道黑火雷就是朱秀捣鼓出来的。

    本以为震天雷只不过改个名字,作用大同小异。

    哪曾想到威力竟然完全不可相提并论!

    如果黑火雷是一个小炮仗,那么震天雷就是把一千个小炮仗捆在一起的“土地雷”!

    在平凉崆峒山火器作坊,赵匡胤亲眼见识到了震天雷开山裂石的巨大威力。

    吓得山上几处道观里的道士集体搬了家,朱秀又派人送去些钱帛当作补偿,资助他们在别的山头立观传道。

    在泾州养伤的大半年时间里,赵匡胤觉得自己增长了不少新的见识。

    他参观了繁忙却井然有序的阳晋川盐厂,亲眼看着移民开发区内,一处处村落的形成,一座座城镇的新起。

    四条主渠和十五条辅渠,将数万亩荒地变成了水田,上百架翻车同时运转,将阳晋川的水输送至任何一片需要浇灌的田地里。

    由于朱秀率领节度府官员,大力推广肥地法,提倡间作制度,泾州去年人口激增,土地激增,粮食产量同样激增。

    年底的盘点工作,赵匡胤受朱秀所托,也亲身参与其中。

    截止乾祐元年十二月,泾州耕地面积达二十八万亩,粟麦米豆,夏粮秋粮一共收获近四十万石!

    平均亩产高达近1.4石!

    赵匡胤虽然不事生产,但对基本的农事还是知道的。

    这年头,北方上田亩产在一石到两石之间,中田在一石到一石五之间,下田在一石以下。

    南方田产通常比北方要高半石甚至一石。

    泾州去年,受益于水利修缮和开荒耕地,官府统一组织大规模的农垦活动,指导民夫开展肥地法和间作法,种种举措并行下,才有了这份成果。

    又因时间紧迫,肥地法还未全面普及,水利设施的修建也远未达到惠及全民的程度,所以朱秀断言,泾州的农业生产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但目前取得的成果,已经让赵匡胤倍感震惊。

    开封的司农官当真应该组团来泾州考察,学习取经。

    赵匡胤认识到,原来在官府强有力的统一组织调度下,再配合科学的耕种方法,农业生产能迸发出惊人的活力。

    “科学”一词是朱秀常挂在嘴边的,赵匡胤默默记在心里,经常对这个词有新的感悟和认识。

    朝廷经常强调,各地官府要劝课农桑,可究竟应该怎么做,如何才能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赵匡胤似乎在泾州找到答案。

    难怪柴荣对朱秀的离去耿耿于怀,难怪他要让自己千里迢迢赶到泾州,把朱秀带回去。

    世之英才四字是柴荣给朱秀的评价,赵匡胤对此深表赞同。

    可惜每每问及朱秀何时回归,这小子总是顾左右而言他,拿泾州事业未完做借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